当前位置: 首页 > 设计资讯 > 理论文摘 > 正文

ITALY设计色彩生活的斐冷翠

2006-06-12 14120 0

生活原本就是被设计的;欣赏设计和感受生活在本质上来说,都是艺术。艺术的意大利是什么颜色的?是罗马的宗教色彩,是米兰的时尚色调,是佛罗伦萨的斐冷翠,还是西西里岛的海蓝色,对整个意大利来说,意大利是设计的色彩。

  在意大利的设计中忘却生活的“现在时”


  现代化标准批量生产的时代已经来临,高效的流水线拉近了设计和普通人之间的距离,同时也催生了一大批讲究设计的中产阶级。设计的民主化进程,几乎在影响着每一个人。比如,色彩多样的iMac的出现,使苹果机捍卫了自己在不同电脑品牌中的个性地位;新甲壳虫系列车改变了大众汽车一贯沉闷的设计套路,让人眼前一亮。

  值得注意的是,这场设计革命却受到了来自于一些连锁家居店的挑战,这其中就包括美国的“陶瓷谷”和90年代中期轰动一时的瑞典的“宜家”;因为这些连锁店第一次提出了“自己动手,装饰家居”的DIY个性化概念。即便是买一把独特的小牙刷,都成了表达个性的一个途径。

  电脑设计的普及和新材料的运用,使得生产每一件产品的成本越来越低;这意味着,设计再也不是产品功能的附属品了;象丰田一类的大型汽车制造商,完全有实力,在没有市场占有率保证的前提下,推出它们最新设计的概念车。

  进入21世纪的美国人,越来越热衷于在生活中应用设计的成果了。譬如以前,在房屋内部装修中,美国人总要请一位专家进行设计,而如今,他们则更注重个性的体现而不是品牌的选择,即便只是跳蚤市场买的一个茶几,也可能成为个性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的道具。而家居设计的真正发源地意大利,则将文艺复兴的这股风潮一直吹到了21世纪的纽约;只有它,才是“设计经济学”中最具悠久传统和魅力的设计王国。

  用“文艺”复兴“设计”

  用“文艺”复兴“设计”,是佛罗伦萨,是米兰,还是整个意大利的杰作;就有如当年,VESPA载着派克和赫本来到全世界面前时的姿态,在文艺的名义下,世界无法拒绝意大利设计的种种风尚。每一个亲身感受过,每一个热爱生活的人,都会情不自禁地为意大利的设计,鼓掌叫好。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百废待兴,“文艺复兴”等待着意大利的再次辉煌,于是,设计成了英雄,电影成了秀台。VESPA带着怀尔勒的《罗马假日》,LAMBRETTA带着维司孔蒂的《大美人》,来到好莱坞,彻底划分了那个时代的年轻摩托车迷。而LETTERA22和LEXIKON80打字机,凭其精巧的贴身设计,更是频频出现在时髦电影中的记者手边。电影或好莱坞带着简单而实用的意大利设计,渗透了世界的流行。

  到了六、七十年代,借着电视、广播、电影的风行,意大利设计了大众文化的流行。比如,GA45 POP放音机,造型精致得像极了女人用的坤包;颜色也用了艳亮的豆绿和橘红色,十分时尚。这个小小的盒子和里面的声音,成为了七十年代意大利人音乐享受的所有梦想。欧洲的第一台便携式电视,ANGOL也产生于60年代的意大利。

  进入了八九十年代以后,意大利的设计开始追求造型和概念,这其中,最突出的,就是以莎士比亚笔下的理查三世命名的一个扶手椅,这把椅子,向理查三世和他所代表的虚荣和浮华投去了不屑的神情。借着1997年的影片《涅槃》,RICHARD III这把椅子,也成为了文化中游乐和后现代的符号。

  意大利的设计,不会选择孤独的活着;这是一种习惯,习惯用“文艺”复兴“设计”;在艺术中体现设计的极致。

  用身体感受的人性化设计

  意大利设计的种种,不只是眼睛的大飨,还是强调身体感受的舒适体验。

  1969年设计的SACCO安静的躺在展厅的一角,就像它的设计者一般,不为人知。这个看上去既笨重而又没有形状的座墩,其实内部是用高强度膨胀聚苯乙烯颗粒填充的,不仅轻便,而且能够根据人坐姿的不同而改变形状;其构思之巧妙,让人充分感受到了设计者的丰富想象力,而现在,SACCO成为了一个设计领域的先锋,它使设计懂得了让物体和工具来适应人体的需要。

  比SACCO更早些出现的一个人性化设计的坐垫叫做PRATONE,出现在嬉皮士运动兴起的时代。PRATONE意为“大草坪”,象征着回归自然。展厅里绿色的PRATONE,一根根,桀骜不驯的立在同样绿色的垫子上,看上去,根本不能坐的样子;其实,它的舒适程度完全取决于你的放松程度,可以坐,可以躺,可以把自己埋在整个绿色的PRATONE里;那些本来看起来僵硬的枝枝节节,这时却变成了柔软的情人,配合着人们的每一种姿态。



157
评论区(0)
正在加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