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关于中国建筑文化的争论不绝于耳,欧陆风狂吹、洋设计进军、大多标志性建筑与中国建筑师无缘,因此有很多人担忧:我们正在失落着自己的城市文化、建筑文化。而持乐观态度的也大有人在:相信现今人们的喜好和判断力,能坦然接受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刺激。 近日,一次“关注中国建筑现状”研讨会上,来自建筑、艺术高等学府的专家学者,以及具有实践经验的建筑师就“中国建筑现状”展开了讨论。中国城市建设中正在发生的现象在他们的描述中更加具体,在担忧、期盼以及咒骂、争论中,我们感受到,超速发展的城市给人的思想带来的冲击是巨大的。 ■城市刮起洋风,给我们造成的损害不止是经济上的,更是文化上的 萧默(《建筑意》主编、博士) 这股洋风的主要表现是:北京、上海和其他地方最重大的建筑设计项目,几乎都被外国人囊括一空,有些以新、奇、特为尚的设计并不是最好的,不但缺乏中国建筑文化特色,有的公然嘲笑了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功能混乱、造价惊人、结构荒谬。 各地“欧陆风”狂吹不止,越演越烈,误导并破坏了中国的城市形象,甚至也吹向了政府建筑———例如,某市代表国家政权的法院竟然照搬了美国国会大厦;在杭州、天津等地,由各国设计师完成的很多酒店、“城堡”都直接抄自欧洲城堡。 可怕的是,上至决策层,下至青年学生,包括某些业主、建筑师、青年教师甚至著名教授、著名学者,都是这股洋风的吹捧者和崇拜者。而对于优秀的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则不屑一顾。与此同时,文物建筑还在不断受到破坏,有人说,近20年来文物建筑受到的破坏,已经超过了过去200年。 但建筑师并不是问题的全部,甚至不是关键。究竟问题出在哪里?问题的关键何在?需要大家来讨论。 ■对于建筑艺术,惟有“拼合”的方法才可能使原有的东西保留下来 辜正坤(北京大学英语系教授,比较文化研究学者) “融合”不是不可能,“融合”在相当多的场合也是必要的。但是当涉及到艺术这个领域的时候,有时候“拼合”应该成为一个更主要的方法或指导思想。那么西方建筑的艺术形式一旦引进过来之后,采用同样的融合方式,就会造成主要的中国建筑形式———它的主体就是西方的了。因为,它融合掉了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那惟有“拼合”法承认原有的艺术形式的独特魅力时,才可能使它原有的东西保留下来。 我觉得有一个误解,不单单是在建筑学界,在整个社会都有这个误解。就是认为建筑它主要应该由建筑师来参与。楼房诚然应该由建筑师来进行建造,但实际上它产生的结果,作为一种艺术品,是应该由人们来享受。 ■我们自己思想理论认识混乱,连建筑学的基本原理都搞不清楚 李先逵(建设部外事司司长,重庆建筑大学副校长,教授) 对欧陆风的冲击,中国建筑文化的体现要不要,有没有,这个话题确实非常沉重。核心的问题归纳起来我认为有三点。第一个就是思想理论认识的混乱。中西文化要交融是必然的历史趋势。假如我们理论上混乱,思想上混乱,那是绝对要吃败仗的。因为你要开放就不能挡住,关键是你自己有没有免疫力,抵抗力、抗争力或者创造力来对待这个问题。 第二点呢,我觉得就是领导管理体制上的问题。虽然说是国际投标,但实际上都有一个倾向性。要扭转这种崇洋媚外的思想,至少应该公平对待。 第三点就是我们建筑师队伍本身。当然我们建筑师水平也不低,但是违背良心做设计的太多了。不能完全怪建筑师,还有社会上的制约,有些迫不得已的感觉。 ■急需要做的是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和审美意识的思辨和凝练 秦佑国(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教授) 这一百年来,中国建筑师一直在探索,我们是不是真的探索到一条把现代主义和我们中国建筑的传统文化结合起来的路?所以我说的第二个问题就是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和审美意识的思辨和凝练。 我们就是应该就建筑形式来讲,这个其实是摆在我们面前最重要的,就是如何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和审美意识作抽象的哲学的思辨和精神上的凝练。让文化都渗透到你的血液中去,当你一出手,就不仅是简单的比赋、对概念的理解。 在理论上尤其应该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传统的审美意识应该做批判。“批判”不是说它不好,是要做哲学的思辨。要抽象,不要太多的形象。如果总拘泥于在形象上做文章,做东西的话,永远也不可能在这个问题上有很强的说服力。 ■人情和人情味是我们最后的归宿,建筑也会有这个回归的 宋启林(中国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高级规划师) 孔夫子把理论搞得很简单,他看出来中国老百姓的特色我想结果就是人情和人情味。所以几千年来中国为什么能够团结统一,就是使人有个人情,人情味的联系。这个问题牢牢把握了,至于什么样的形式不用管它。只要是老百姓觉得在建筑里很好很舒适,就行了,这个人情和人情味可能是我们最后的归宿,建筑也是会有这个回归的。 ■我们的建筑理念实际上是一塌糊涂,现代主义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王贵祥(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建筑意》副主编,博士) 我们现在一些基本的问题没解决,就是现代主义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我们的建筑理念现在实际上是一塌糊涂,根本弄不清楚。 在创造中我觉得最深刻的问题就是不要模仿。我经常跟学生说,我们从80、90年代到了21世纪初,我们到了中国建筑上从来没有过的大好机会,但是为什么没有世界性的作品出现,根本原因就是因为我们跟世界建筑的理念思想发展是脱轨的。其实,某种意义上这两年的建筑应该算还是有很多好的东西,但是我最遗憾的就是,没有多少原创的,大部分是模仿。好的建筑就是仿得像一点,这种仿也是一种仿。 ■中国文化实际上是不排外的,如果崇洋媚外的话,就是自掘坟墓 黄汇(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高级建筑师) 罗(哲文)老托我传达三句必须要说的话:第一,爱我中华,挽救建筑文化危机。建筑文化也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很重要的一部分。一直没有失掉的这种建筑文化,能够保护下来,其优秀的部分能在新创作中继承下来,是爱我中华的一个具体内容。第二,保护和发展的关键在领导。中国文化实际上是不排外的,但是吸收不是模仿,吸收更不是代替,所以它有一个转化的过程。所以,应该公平竞争,如果崇洋媚外的话,就是自掘坟墓。第三,是加强宣传教育,欧陆风也不是自然出现的,也是煽起来的。所以呢,不要怪年轻人有什么这样那样不太恰当的看法,关键是我们要宣传一些正确的东西。 ■如果把只选中国人的方案,作为是否爱国的评判标准,那么建筑设计连我国汽车工业的起步的阶段都还没有达到 王其钧(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 文化是一种非物质的东西,但又通过一些载体,譬如和人们生活紧密相关的衣食住行各个方面都有体现。 “住”就是我们建筑师要关注的话题。中国传统民居建筑形式和文化内涵都十分丰富,但是,民居的形式是和当时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文化相契合的。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社会、经济、环境和文化与一百年前相比,都产生了相当大的变化。公寓楼这种工业化的建筑产物就十分符合中国的现状。 再回到国家重要的建筑项目都选用外国建筑师的方案,是否说明了某些不正常的思潮存在?我认为,从上述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我们的大众是有判断力的,他们知道什么文化适宜中国,什么文化不适宜中国。 有学者认为:国家重大项目的设计应该选中国建筑师的作品,我认为这种观点心胸不够开阔。在中国的现阶段,外国著名建筑师的作品能够在重重阻力之下中标而且被采用,正代表着中国人民族自信心的提高。如果把只选中国人的方案,作为是否爱国的评判标准,那么我国的建筑设计就连我国汽车工业这种开始起步的阶段都还没有达到。 最后,文化侵略从古至今,从中到外都普遍存在。其一般规律为,富裕地区的文化侵略贫穷地区的文化。可喜的是,在中国经济发展的同时,民族文化的发展会大致同步。在中国经济强劲发展的今天,中国建筑设计的优秀作品正在不断涌现。中国建筑师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提高和造价的不断提高,其作品的艺术层次正在同步提高。中国建筑师的作品将来也会在外国的重大招标中被选用。建筑是一种滞后的文化,其他文化的发展变化过程,多少都会给我们从事建筑理论研究的人们一些启迪和参考。 ■资料提供/《建筑意》FAR2000建筑报道 (CSC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