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设计资讯 > 理论文摘 > 正文

闻名海内外的近代华人建筑三宗师

2006-06-12 19567 0

  中山陵设计者吕彦直

  吕彦直是我国第一位既采用现代建造技术,又能创造性地发扬传统民族形式的建筑师。上世纪20年代,他成功设计了南京中山陵和广州中山纪念堂、纪念碑,并因此蜚声海内外。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在北京逝世,经总理葬事筹备委员会议决,以紫金山中茅峰南麓为孙中山墓地选址。5月13日,筹备委员会决定向海内外悬赏征集陵墓设计方案。这是我国历史上首次向世界征集建筑设计方案。至9月15日,总共收到四十余件应征方案。当时年仅31岁的吕彦直在上海报名应征。经葬事筹备委员会和特聘的四位顾问(南洋大学校长、土木工程专家凌鸿勋,德国建筑师朴士,中国画家王一亭和雕塑家李金发)开会评审,评出头奖吕彦直,二奖范文照,三奖杨锡宗,并名誉奖七人(其中苏联五人,美国一人)。此后,为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又在上海公开展出全部方案五天,每天参观人数达千余人。展览结束后,经葬事筹备委员会复议,一致认为吕彦直方案“简朴坚雅,且完全根据中国古代建筑精神”,决定采用,并聘吕彦直为陵墓建筑师。

  吕彦直的方案被选中,事非偶然。吕彦直于1894年出生于天津一个比较富裕的家庭里。他自幼喜欢绘画,八岁丧父,九岁随姐姐侨居巴黎,在那里受到法国先进文化的熏陶。1928年回国后,到北京五城学堂读书,1911年考入清华学堂留美预备班。1914年赴美国留学,1918年12月毕业于康奈尔大学建筑系。之后,他充任美国名建筑师墨菲的助手,参加了南京金陵女子大学(今南京师大)和北京燕京大学(今北京大学)的校园规划和建筑设计。与此同时,他还对北京明清故宫做了大量的实地考察,亲手绘制了不少故宫建筑图,从而对我国清代古建筑及欧美建筑都取得了直接的基本的认识。他回国后先是在东南建筑公司从事建筑设计,继而与黄植甫合办具裕建筑公司,不久又在上海创办彦记建筑事务所,专门从事建筑设计。设计的重要工程有上海香港路银行公会大楼、南京最高法院、东南大学科学馆,到1925年投标中山陵时,他已有了七年建筑设计的实践经验。

  由吕彦直设计的中山陵,既继承了传统,又有创造性的突破,它结合山坡地形地貌沿着一条中轴线巧妙地布置各个单体建筑,包括牌坊、陵门、碑亭、祭堂、墓室,用大片绿地和宽大的石台阶把这些体量并不算大的单体建筑组合成为一组庄严肃穆雄伟的整体建筑群。它一反传统习惯,未设石象生、神道。其主体建筑祭堂虽采用了传统的造型,但却把平面设计成方形,突出四个角墩,屋顶采用蓝色琉璃瓦,墙体采用花岗石,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和钢架,而檐下又采用了石料制成的中国古建筑特殊构件斗拱。在室内装修上,祭堂的护壁及柱子均采用黑色花岗石,烘托着孙中山的白色大理石雕像,十分肃穆。所有这些都突破了传统的框框。而整个陵区的总平面则是一个钟形。凌鸿勋评价说:“此案全体结构简朴浑厚,最适合于陵墓之性质及地势之情形,且全部平面做钟形,尤具木铎警世之想。祭堂与停柩处布置极佳,光线尚足,祭堂外观甚美……此案建筑费较廉。”李金发评价说:“造成一大钟形,尤为有趣之结构。”王一亭说:“形势及气魄极似中山先生之气概及精神。”

  除了全权负责中山陵的建筑设计之外,吕彦直还被聘为陵墓建筑师。所以,对施工招标乃至建筑材料选用都要他亲自过问,奔波于上海南京之间,并常常住在建筑工地。由于军阀割据,江苏政局不稳,在施工过程中还遇到不少麻烦,以致工期一再拖延,从1926年3月12日奠基典礼直到1929年春季才完成第一、二期工程,令人惋惜的是,就在这时吕彦直因肠痈病故上海,年方35岁。1930年5月28日,总理陵园管委会决议为吕彦直设立纪念碑,由捷克雕塑家高琪制作,这是我国至今为建筑师树立的惟一纪念碑。 (杨永生)


  钟情营造学的梁思成

  北平耆宿朱启钤因发现宋《营造法式》的抄本,产生了研究中国建筑的兴趣,在北平自筹资金发起中国营造学社。1930年朱启钤向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申请补助,董事之一的周贻春(曾任清华校长,与朱同办营造学社)认为,营造学社缺少现代建筑学科的专门人才,担心庚款补助取不到成果,又由于他曾从梁启超处得知梁思成有研究中国建筑的志向,因而到沈阳动员梁思成到营造学社来。最初,梁思成颇为踌躇,舍不得东北大学刚刚办起来的事业,但周贻春的多次说服,终于使他于1931年9月到营造学社工作。

  梁思成立志要将所学的欧美建筑学知识,及研究建筑史的方法应用于中国。从此他为收集中国建筑资料的工作开辟了新的途径。梁思成认为,要研究宋“法式”,应从清工部《工程做法》开始,要读懂这些巨著,应求教于本行业的老匠师,要以北京故宫和其他古建筑为教材。于是他首先拜老木匠相文起,老彩画匠祖鹤州两位老师傅为师。到1932年,他基本把清工部《工程做法》弄懂了,并把学习心得写了一本《清式营造则例》(1934年出版)。

  梁思成认为自“项羽引兵西屠咸阳,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故意破坏前代宫室衍成恶习,所以在大城市中是绝找不到古建筑的,惟一可能的是在偏僻的地区保留有古代的建筑。自1932年起,他组织调查队每年两次出发,到各省市县去探寻中国建筑的实例。他第一次的野外调查即有重要发现——河北蓟县独乐寺,是当时所发现的最古的木构建筑实物。尔后发现的正定隆兴寺,宝坻广济寺,赵州大石桥,大同善化寺、华严寺,应县木塔,五台山佛光寺等等,都在中国建筑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上世纪30年代,我国的交通还非常落后,他们常用的交通工具是木轮的马车,或骑驴骑马前往。从大同到应县不过90里,现在不到两小时即可到达。而当时他们天不亮就骑上毛驴出发,直到天已将黑才看到远处隐约的塔尖。他们从五台县到佛光寺整整走了两天,骑着驴环绕于崎岖的山崖小道,有时连毛驴都喘着气再也不肯走了,他们只好拉着毛驴前进。坡陡路狭,稍不留神就有坠下崖谷的危险。当年随同梁思成一起调查古建筑的莫宗江,终生难忘和梁思成从太原到西安的一段旅途。他们去大同调查时,跑遍全城竟没有一个旅店可以下榻,实在是脏得无法忍受。在洛阳龙门考察时,夜晚,支上行军床后不久,发现落上一层黑沙子,急忙弹去后,又落上一层,如此数次后仔细一看,原来是成千上万的跳蚤。除生活上的艰苦外,工作中又是另一番情景。在测绘应县木塔时,为了登上塔顶拍照,梁思成手握铁索两脚悬空往上攀。那时天气寒冷,铁索更是凛冽刺骨,望而生畏。调查佛光寺时,在摄影之中蝙蝠见光振翼惊飞,秽气难耐,工作至苦。

  从1931年至1937年的六年间,梁思成与学社同仁调查研究了几百座古代建筑和许多早期造像石窟。他到现场测绘、摄影,参考大量文献,整理出详尽的有科学分析的调查报告,绘制出精湛的建筑图。其中有许多建筑是初次被发现鉴定,它们的历史及艺术价值也是初次被认识,并被介绍到学术界、艺术界。这期间梁思成发表重要的报告及论文几十篇,完成了专著《清式营造则例》,主编了十集《建筑设计参考图集》,还用英文撰写多篇论文在国外发表。

  梁思成研究古建筑立足于振兴民族文化,他在《建筑设计参考图集》序中阐述了世界各体系建筑风格的形成与相互影响,及中国近百年建筑存在的问题。他希望新一代的建筑师认真了解中国传统建筑,共同努力为中国创造新建筑,不要落入模仿抄袭之路。他自己也做了这方面的尝试,坐落在北京王府井大街的仁立地毯公司和北京大学地质馆及女生宿舍楼,便是他这一时期的作品,他在新建筑上运用中国建筑的词汇,体现出了民族的风格。 (林洙)


  “基泰”总建筑师杨廷宝

  杨廷宝是20世纪海内外公认的建筑大师。他一生设计过上百项工程,其中不少已列为当地近代保护建筑。他在上世纪30年代即已开始设计当时国内一些重大工程。

  杨廷宝生于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河南南阳南郊赵营村,母亲姓米,是宋代大书法家米芾的后代。父亲当过南阳公学的校长,由于办洋学,遭清政府通缉而逃亡。1915年,杨廷宝考取清华学堂,1921年毕业后赴美入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1925年2月获硕士学位。回国后,于1927年进入天津基泰工程司,负责图房工作,此即今天所说的总建筑师的工作。基泰1921年创办,工程遍布天津、沈阳、北京、南京、上海等地,是当时由中国人开办的规模最大的建筑设计事务所。杨老为基泰效力长达21年之久,名为合伙人,实未分红,只是到了19 46年才得到一处小洋楼居住。解放后,杨老也一直住在那里,直至去世。从1927年到1948年,杨廷宝总共设计了86幢建筑,其中大部分建成。从1949年至1982年,由他设计或指导设计的有26项工程。

  他回国后第一个设计项目是京奉铁路辽宁总站,即现在的沈阳北站。它是由我国建筑师自己设计的第一座火车站,也是当时国内最大的火车站,建成于1930年。沈阳北站总面积达7000平方米,中央大厅是半圆形钢架屋顶,高25米,跨度20米,它的平面布置相当紧凑,功能上合理,并且把握了交通建筑本身应有的个性。从那时起,杨廷宝进入了建筑创作的高峰期。

  1930年,杨老又做了清华园的再度规划(未实现),并设计了生物馆、气象台、学生宿舍及图书馆的扩建工程,在这些设计中,突出的一点是充分考虑与其他原有建筑的和谐统一,这也是他后来在规划设计中始终坚持的一项原则。同年,还设计了北京前门外西河沿的交通银行、南京中央体育场、南京紫金山天文馆、南京谭延?墓,以及南京中山陵音乐台(1932年)、南京大华大戏院(1934年)等。抗战期间,设计了重庆美丰银行(1940年)。战后在南京设计了成贤街自用住宅、北极阁宋子文住宅、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延晖馆(孙科住宅)、原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办公楼等。

  解放后,他主要设计作品有北京和平宾馆、王府井百货大楼以及南京雨花台烈士纪念馆方案等。首次创作是北京和平宾馆,在这座面积仅为7900平方米的旅馆建筑中,杨老特别考虑到环境,除巧妙地解决了交通问题外,还保留下院内的两棵大树,保留了一组四合院作为外宾住宿用,采取不对称手法处理主入口、餐厅等,将室内外空间有机地加以组合,并使门厅内外空间浑然一体,简洁、凝重、温馨、古朴。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建筑专业的大学生们还在老师的带领下到这里参观学习。 (杨永生)

  摘自《建筑五宗师》 杨永生等著 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5年5月版

(CSC编辑)


192
评论区(0)
正在加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