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展期:2005年7月22日至8月20日 展场:中华世纪坛艺术馆[北京] 开幕式: 2005年7月22日 下午四时至六时 研讨会: 2005年7月23日 上午十时至下午五时 美国展期:2005年10月21日至2006年1月29日 展场:美国奥尔布莱特-诺克斯美术馆、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美术馆、美国布法罗大学安德森美术馆 总策划:高名潞 电影部分策划:冰逸 协助策划:武宏 王美钦 参展艺术家:蔡国强 曹斐 欧宁 陈秋林 戴光郁 丁方 段建宇 何成瑶 何云昌 洪强 贾樟柯 郭瑛 李山 李占洋 刘小东 卢昊 吕胜中 马六明 文凤仪 秦玉芬 沈远 宋冬 宋海冬 宋永红 苏敏怡 苏新平 王兵 汪建伟 王晋 王劲松 王兴伟 王友身 谷文达 吴翦 吴山专 邢丹文 徐冰 徐宏民 杨福东 尹秀珍 喻红 展望 张大力 张洹 章明 张培力 赵半狄 郑连杰 自“八五美术运动”以来,中国当代艺术已经走过了整整二十年的发展道路。从二十年前的那个起点到今天的举世瞩目,中国当代艺术有着一条或数条正常或不正常的轨迹,偶然性与必然性难分伯仲。对当代艺术历史和未来的关注,导致我们一种追寻的冲动——是什么在支撑中国当代艺术走向世界?为什么成功的中国艺术家总是有那么浓重的传统文化的影子?究竟什么是“中国性”?一系列的追问把我们带到了“墙”的边缘。 《墙:中国当代艺术二十年的历史重构》将集视觉艺术展览、同名学术图录专著中英双语出版,以及为期一天的专题学术研讨会为一体的主题性学术艺术展览。这一架构是知名学者、策展人高名潞博士集多年的研究、长达四年的集中策划组织的力作。展览共共邀请46位海内外中国艺术家,展出作品95件,一部分是见证当代艺术史的重要经典,一部分是艺术家专门为“墙”展创制的力作,作品囊括了各类艺术媒体方式,包括绘画、摄影、装置、行为、建筑设计等。这一磅礴手笔让我们自然而然地想到高名潞先生于1998年在纽约亚洲协会美术馆和P.S.1当代艺术中心举办的《Inside Out:华人新艺术》全球巡回展。 此次大展将与七月二十二日首展北京,中华世纪坛艺术馆也极为罕见地倾其馆内上下三层所有展厅,以在2005年这一关键的一年展示一个对过去二十年的审慎思考。继北京之后,该展还将远赴北美,将于十月二十一日,由美国纽约州水牛城三大美术馆机构联袂合作——奥尔布莱特-诺克斯美术馆、纽约州立大学水牛城分校美术馆与安德森美术馆——展出这一鸿篇巨制。 释题: 作为主题,“墙”不仅仅只与其物理形象有关,它更多的是形象符号,指与“边界”、“错位”等时间、空间有关的概念。它也可以被看作为一个象征概念,即用“墙”作为主题,意在凸显中国当代艺术创作的观念方法中“具体化”的追求。“墙”作为一个文化概念和建筑形式,是一种世界性的现象,也是“中国性”的充份表现。 对于中国人而言,墙不仅仅是一种建筑空间因素,同时也是一种社会关系和社会哲学的具体的空间化。因此,中国人发明了世界上最完善的“墙”的体系。有表示国家边界的“边墙”,有城墙,院墙,单个独立于四合院门口或街上的影壁,甚至在同一居室内也有可以移动的屏风。这些空间的"边界"是中国人长期形成的特定社会关系的体现,是国家、社群、家庭及个人之间的互动关系的具体的物质化的形式。 同时,“墙”有是一个抽象的具有“边界”意义的概念。9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经济迅速的发展,以及目前中国入世贸,世界的政治冲突等所带来的全球化的冲击,使"边界"感迅速融化在共时化的空间之中。但同时,“我”、“集团”、“族群”的传统意识也前所未有地,更频繁地被再检验和再印证。当代艺术如何从一种哲学高度去穿透这“存在”,是中国当代艺术所面临的急切课题。 第一:历史的“墙” 尽管"长城"对我们来说是一种文化、民族与国家的象征,“长城”的意义却总是在历史的变化中展开的。在这种前提之下,中国艺术家以长城作为基本媒介所创作的作品,既不是艺术家赋予长城某种意义的过程,也不是长城作为一种纪念碑吞噬了艺术家个体感觉的现象。它是在具体的社会情境之中人跟历史的一种对话,同时也是人通过历史沉淀物对自身的一种关照。“墙”变成了一个镜子,不同时代的人通过它反观自己。所以我们不把长城看成一个死的表现对象,而是看作一个舞台、一个景点、一个中介物,在其中一个新的文化的、社会的寓意正在发生和被创作。正是从这一点我们去审视艺术家自80年代以来与长城有关的创作,比如“观念二十一世纪”、徐冰、蔡国强、王晋、郑连杰等许多人的作品。 第二:此在的“墙” 如果历史的“墙”凸显了“墙”的历史性变化,那么此在的“墙”更关注都市空间中的瞬间变化。它关注在短时间中的新与旧、个体和社群在城市现代化中的裂变与错位。到处可见的拆倒的废墙和建设中的商厦就是一种逝去的传统和新兴都市文明间的强烈对比。在这种环境变异的刺激下,艺术家把城市和社区本身作为创作媒介,但是不同于传统形式,艺术家不能为所欲为地把自己的观念强加在这些墙上。相反,“墙”把艺术家和他们创作的符号一起纳入到了此在的共生共灭中去。比如展望在拆倒的废墙上的粉刷工程,与废墟一起构成了一首视觉的悖论挽歌,“死去的”应是新生的,“新生的”恰恰应是死去的。张大力的街头涂鸦和在废墙上凿洞,利用废弃的内部空间去透视城市摩天大楼的天际线来创造“里”和“外”的一种错位关系或延展的时空关系。这种普遍的错位感也表现了在历史变迁中的瞬间的“此在”和永恒的时空消失。在商业社会中,礼仪空间和相伴的永恒时间也彻底让位于实时式的商品交换空间。互相依赖的、家墙相隔的社区被以无边界的银行商厦为中心的无个性的楼群所代替。这不仅是旧墙的消失,也是时间的消失。我们正变得越来越一致。我们正生活在没有时间的空间之中。 第三:无形的“墙” 这一部分将更多地探讨当下社会中人和人心理上的“墙”。这“墙”是某种多变的和多向的关系。所以在这一部分展出的作品可以是以任何不同的媒介和形式创作的,可能完全不必有墙的形式出现,只要深刻地揭示了这种微妙的关系。比如耿建翌1996年的作品“合理化关系”用契约作为作品的展示形式揭示了在新型的“平等”公共关系中人们在大多数情况下要通过签订契约而非友谊的保证来建立可靠的公共关系。在这种情况下,“永恒”的东西只能存在于私人的精神中,被个人封闭于冥想之中,而非为大众所共享。我们还可以发现某些当代艺术家的作品中的某种宗教冥想,但它们发生于自我封闭中,在他们的自我放逐和自我放纵的行为意识之中有一道敏感的屏障。于是宗教在逐渐成为私人的事情。 展览从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这二十年中甄选部分久被掩藏的作品,并邀请艺术家为此主题度身定制新的作品。依照展览结构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历史的墙:“重构记忆:当代艺术中的长城”; 第二部分:社会的墙:“错位与变形:中国当代艺术中的都市社会空间”; 第三部分:文化身份的墙:“美学与文化身份的边界:新文人艺术与女性艺术”; 第四部分:屏幕的墙:中国当代实验电影 第一至第三部分为展厅展示, 包括绘画、录像、摄影、装置等;第四部分为电影观摩,展览期间共有五部实验电影对外公开展映。 学术研讨会:“墙:建构中国当代艺术的现代性” 紧随开幕之后,将于七月二十三日在中华世纪坛艺术馆学术交流厅召开为期一天的专题学术研讨会。会议将邀请国内外文化界、艺术界的学者、艺术家、导演、批评家与建筑师讲演并进行公众讨论,会后将结集成册,公开发行。 学术研讨将分为四大主题:(一)文化与美学;(二)建筑与都市;(三)展览与创造;(四)批评与历史 大型出版: 与展览同期将出版450页大型图书,中英文双语,国内外同步发行。其意义已经远远超过一本随展图录,更准确地说,这是一本关于中国当代美术的史书。 核心策展人简历: 总策划: 高名潞博士——艺术史家、艺术批评家及策展人,美国哈佛大学博士,现执教于美国匹兹堡大学艺术史系、中国四川美术学院美术学系。 文革期间,他插队落户到内蒙草原,文革后,到天津美院学习研究艺术史,后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研读硕士,1982年毕业。曾于1984~1989间任《美术》杂志编辑,并参与《中国美术报》的编辑工作,后者成为“八五美术运动”这一前卫艺术运动的阵地。先后主持了1986年“85新潮美术大型幻灯展”、1989年“中国现代艺术展”、1993年中国极多主义者等前卫艺术活动的组织和策划工作。并与其他同仁记录撰写了这一历史的《中国当代美术史1985-1986》。1991 作为访问学者赴美国,先后在俄亥俄大学和哈佛大学艺术史系研究学习,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在此期间,高名潞的研究与批评视角扩展到包括中国大陆、海外、台湾和香港的现当代的艺术,以及中西方关于现代主义与前卫性的比较研究方面。九十年代留美期间,参与策划了“支离的记忆:四位中国前卫艺术家”展,从1995年至1998年集中策划了日后在三大洲巡展的“Inside Out:华人新艺术”大展,以及“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的全球观念艺术展”(中国及亚洲部分,1999)和在墨西哥开幕的“五大洲与一个城市”(1999)。其间,出版了包括《Inside Out:New Chinese Art》在内的英文专著和多篇有关中国艺术的英文论文。 电影部分策划人: 冰逸博士——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美术史系,获博士学位,现执教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水牛城分校艺术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