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中国国徽和全国政协会徽的设计者、被誉为“中国开国首席形象设计师”的张仃老先生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张仃70年艺术成就展”正式结束。昨天,组委会工作人员披露了天安门“走进”国徽的过程。 此次展览展示了张仃各个时期、各种门类的绘画作品及其代表作180件,其中既有著名的“毕加索加城城隍庙”装饰画,也有1963年为纪念曹雪芹逝世200周年而作的大幅肖像画,这些作品都是首次面世。每天的参观人数均达四五千人。 一提到国徽,大家的脑海里就会浮现出天安门。但据组委会工作人员披露,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设计国徽时,天安门差点没“进入”国徽。当年,张仃与梁思成分别带领两组人员设计新中国国徽图案。两组设计方案中,齿轮、五星、嘉禾和红带都被吸纳,但天安门是否“放进”国徽却成为两组方案的分歧焦点。 据工作人员介绍,梁思成当时认为,天安门为一建筑物,不宜作为国徽中的构成物,容易成为风景画,并提出天安门是封建帝王的象征。而张仃则坚持认为,天安门广场是五四运动的发源地,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同时,天安门广场又刚刚举行过开国大典,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因此天安门当之无愧应“放进”国徽。即使天安门成为风景画也无妨,不能让形式伤害主题。1950年10月1日前夕,“带有”天安门的第一枚木质国徽挂上天安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