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设计资讯 > 备案资讯 > 正文

集结理想主义的村庄

2006-06-12 10021 0

  “画家村”模式越来越多

  安静的环境与大空间的工作室对艺术家来讲是一个永恒的诱惑。在北京近郊近年来也派生出许多“画家村”。最早的“画家村”模式出现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当时的许多艺术家聚集在北京的圆明园一带,当时这些艺术家的身份大多是“北漂一族”。他们生活在那里的原因很简单,就是那里的房租便宜,而且院落和房屋的空间较大,比较适于艺术创作,这也是中国首个“画家村”模式诞生的伊始。在随后的几年中,这些艺术家开始迁入北京通州区的宋庄,因为这里的院落空间更大,相对于圆明园地区,这里受外界的干扰更少,在这种情况下,聚集而来的画家就越来越多,到目前为止估计有几百位艺术家在那里生活和创作。除了宋庄艺术区,北京还有一个“上苑画家村”,那里的艺术家也生活和工作在村落里。无论在宋庄还是上苑,艺术家们改造后的别致的院落与画室也成为当地村落里的一道风景。

  近两年来北京最火爆的艺术区当属 798艺术新区,这里原先是一个大型国有工厂,上世纪 50年代建成的宽大厂房与仓库成为了艺术家们展示自己作品的所在。由于这里的厂房高大别致,而且相对距离北京市区很近,所以吸引了许许多多的前卫艺术家和画廊驻扎于此。这个艺术区的出现,大多属于自然形成而缺少统一规划,所以有统一规划与统一物业管理的艺术区自然也就成为了艺术家们所期待的工作现场。

  索家村国际艺术营集结艺术与理想

  北京国际艺术营是一个新的艺术家聚集的村落,它坐落于北京东北部与望京地区紧毗邻的来广营东路,它不同于以往出现的那种相对分散、各自封闭的农舍式的画家村,而是比较集中、排列整齐的仓储式艺术家营地。它规模较大:集合了中、外一百多位艺术家,其中还有十余家画廊,是目前中国最大的新型艺术村。

  这里的艺术家来自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国家,既有自由自在的职业艺术家,也有艺术院校在职的“业余”艺术家。除了本国的艺术家外,还有美国、加拿大、意大利、英国、瑞典、挪威、日本、新西兰、澳大利亚、法国、韩国等十几位境外艺术家跻身于内。他们的艺术取向不同,既有坚持于架上绘画“院派”艺术家;也有激荡在当代浪潮中的前卫艺术家。在他们之中,不论是那些声名卓著的艺术家,还是年轻的新新艺术家,他们大多有较深的学院背景,在艺术上已具有自己的风格和面貌,作品具有鲜明的原创性和相当的艺术水准。

  记者进入国际艺术营的大院落,就看到一排排的仓储式的工作间,规划整齐,每个工作间都被艺术家们改造成适合自己工作的空间,整个小区内有统一的物业管理和保安,这就为艺术家们提供了一个宽松、安全而且舒适的创作和生活空间。

  整个小区里非常安静,但是我们可以想象会有多少优秀的艺术作品将从这里诞生。

(CSC编辑)


113
评论区(0)
正在加载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