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设计资讯 > 备案资讯 > 正文

设计?我们为什么需要设计?

2006-06-14 8900 0

编者按:

  从今天开始,我们将和各位一起,展开一场饶有兴味的“深圳设计之旅”。深圳的设计成绩曾经“笑傲内地”,深圳正在努力实现“设计之都”的目标。那么,深圳设计的历史是如何开始的?是什么人写就的?深圳设计的现状如何?未来又会是什么样子?我们将陆续登载深圳美术史学者、中国设计之窗在线专家黄治成的系列文章,也欢迎设计界、批评界献计献策,共襄此举。

其实每天你都为设计买单

  这几天独坐灯下看书,时时被一个成语袭扰,似魔影般挥之不去,难以定神。“买椟还珠”的典故是小学里学过的,语本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翡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后人之所以嘲笑郑人愚蠢,是因为他只买了设计精美的椟,而退还了更值钱的珠,舍本求末。如果郑人买椟而不还珠,恐怕就不会遭人耻笑了吧!我们的祖先很有智慧,通过这个典故教育后人不能只看重华丽的外表,要注重内在本质。在我的孩提时代,食品店里取一张荷叶或一片草纸就是包装。计划经济年代,习惯了节俭生活的老百姓当然不舍得把钱花在买包装上。今天已奔了小康的都市人有多少银子花在了买设计上?也许没有人细想过,只要你稍加留意,就会发现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设计。而且,人人都可以是自己或他人的设计师。现代社会不断创造着新的设计花样,而新的设计也不断创造着人类新的生活方式。人们在享受现代设计的同时,当然每天都要掏腰包为设计买单!

设计是亦俗亦雅的文化产业

  本文所谈的设计,并非广义的概念,仅指以视觉造型为基础的狭义概念。在西方,design一词原意是指绘画、雕塑、建筑等一切造型艺术的整体构思,并把这一构思以素描的方式描绘出来,从这一层意义上说,design就是drawing(即草图),是正式制作前的范本。后来延伸为区别于美的艺术(Finearts)的实用艺术(Usefularts),也即今天我们所理解的现代设计概念。design在此已不仅仅是实现造型目的的基本手段。它已经代表了一个应用广泛的行业和一门独立的学科。

  现代设计在此所表达的不仅仅是一个时间范畴,即工业革命以后的设计,它更深层的含义是与艺术史上特定的时代风格相对应的。Modernism一词专指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上半叶在欧美兴盛的文化艺术潮流。在造型艺术领域,现代主义悖离了客观再现的传统,转向对艺术的形式语言内在的、主观表现力的探究。打个比喻,如果说古典艺术的形式语言是物理学的,那现代艺术的形式语言则是心理学的。纯艺术的实践为现代设计提供了系统的语言工具。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德国包豪斯学院是设计语义学研究的先驱与集大成者,他们的成果被后人片面地归纳为“三大构成”。简单地说,古典的工艺设计是靠点、线、面、色彩等塑造的图形来表达,现代设计则让这些造型的基本元素组合直接与观众对话。因此,我们大致可以用“简约风格”来概括其特征。后现代(Post-modernism)不是现代主义的继续,而是对现代主义否定传统之再否定,从这层意义上说,有回归古典的倾向。当然现代主义对形式语言的贡献仍得到了合理的保存。

  由此看来,现代设计与艺术同根同源,只是流向不同,艺术指向自我,设计指向社会。

现代设计难免“嫌贫爱富”

  现代设计作为从工艺美术中分离出来的新体系,在形成初期至少有两个重要特征:其一,在观念上,具有民主思想和平民服务意识,反对精英主义和贵族特权。倡导功能主义,力求标准化和普适性。因此,设计师们为中产阶层设计造价低廉的产品,反对华丽风格,提倡简约风格;二战前后在全球风靡的国际主义风格就是很好的例证。其二,在技术上,设计业与制造业(或生产)分离,设计师的作品可以通过机器化生产大量复制。因此,工业文明是现代设计的必要基础,它为设计师的平民服务思想提供了必要的,高效能的技术工具;同时,现代设计也推动了工业文明的迅猛发展。王受之教授将设计定义为解决(广义的)物与人之间关系的手段,尤其是以工业设计为主体的现代设计,确实是将人———机———环境关系的研究作为主要课题,人机工程学应运而生。该阶段设计对形式语言的运用,更倾向于技术层面。六七十年代以后,西方进入以后现代文化为特征的信息时代,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一切都可能商品化;文化也成为消费的必须品。在个性化消费趋势的引导下,以功能主义为特征的国际风格失去了统治地位,人们对设计的要求有了更广延的文化内含,诸如生命价值、个性品位、文化观念、成就感、时代感等等。因此各种后现代风格的设计又回归到审美的文化层面上来。

  虽然现代设计的初衷值得赞赏,但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资本霸权主义话语下,现代设计作为资本实现趋利的手段之一,有意无意地沦为资本霸权的“同谋”。毕竟,作为依附性极强的服务产业,现代设计无法克服自身“嫌贫爱富”的劣根性;同时,现代设计在商业社会不断创造伟业的同时,也加剧了人类生存发展资源的消耗。因此,全球设计行业都在呼吁“绿色设计”的概念。

  现代设计也界于正邪之间,一面是天使,一面是魔鬼。

深圳宣告了中国平面设计的崛起

  上世纪九十年代,深圳做了几件在全国设计界反响很大的事件。第一件是《92′平面设计在中国展》,这次展评活动可以用轰动来形容。在中国现代设计发展进程中,92′展已成为一个标志性的事件,它宣告了一个叫做平面设计的行业与学科已在中国崛起。这个展览也使深圳成为中国现代设计的一面旗帜,成为新生代设计师心中的巴黎蒙玛特区。92′展之后,深圳的平面设计师成立了国内第一家行业协会,接着筹办了《96′平面设计在中国》展,该展览还应邀赴日本和法国展出。另外,深圳工业设计协会于1996年和2002年举办了两届“华人平面设计展”。这几届展览不仅在国内刮起了现代平面设计旋风,也促进了当时两岸四地设计师的学术交流。深圳的平面设计可谓风光无限。

  深圳之所以能成为中国现代设计业崛起的前哨,有其内在必然性。作为服务型的创意产业,经济性应视作现代设计的第一要素。作为改革开放的第一块试验田,深圳是最早实践市场经济体制的城市。迅速发展的经济孕育着庞大的设计需求,吸引了大批设计师到这里淘金,做“文化商人”。深圳市政府也努力为设计业的发展创造机制,提供平台。由市政府相关部门组织的“工业设计市长杯”已成功举办了三届,深圳的美术馆近年来每年都有数个设计类展览;《第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首设“设计艺术展区”,也选择在深圳举办;由关山月美术馆等单位策划的《03′深圳设计展》,是平面设计界沉寂数年之后的又一次盛会。另外,作为展会城市之一,深圳的展示设计也亮点频频;工业设计、服装、环艺等设计,也都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应该说,深圳设计之都雏形已现。

深圳缺少学术层面的设计批评

  但是,深圳设计的诸多问题与隐忧,也是让人无法回避的话题。我们引以为傲的平面设计界,内部帮派林立,各行其是。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深圳设计与全国和国际同行的友好交往。中国有句老话,家和万事兴。这样说并非希望业内一团和气,相互捧场,相反,我们需要建立正常的批评机制,深圳缺少在学术层面上的批评机制。现在深圳提出要建立设计之都,就必须有一批人对设计学科进行基础理论的研究,同时也必须构筑一个设计批评的平台。这些责任当然不能让置身商海的设计师来承担,高校与美术馆的研究机构对此责无旁贷。

  我有位商界朋友,他有一个嗜好,每到一个国家都要收藏一两种当地的美酒。我这位朋友是滴酒不沾的人,他的收藏也从未开启过,数年之后,酒柜的陈列品已是琳琅满目。我问他,既不是贪杯之人,为何有此一好?他说,首先喜欢这些漂亮的包装,然后每一瓶酒的购藏都有一个故事。我相信,如果我有足够的耐心,他会将这些故事娓娓道来的。这对我来说显然太困难了,看着诱人的美酒佳酿而不能畅饮,是过分残酷了!

  我不禁问自己:和这位仁兄相比,我和他,谁更懂设计?


101
评论区(0)
正在加载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