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设计资讯 > 备案资讯 > 正文

“深圳设计之旅”之九:2002展火爆与反思

2006-06-14 6019 0

  这次大赛标志着平面设计的火种已遍地生花

  深圳人对设计的情结总是无法释怀。在相对沉寂了六年之后,一场规模空前的平面设计赛事又在这个城市铺开——2002,《第二届华人平面设计大赛》,再一次将内地和香港、台湾、澳门以及旅居海外的华人设计师汇集在一起;他们似乎等得太久了,压抑的激情再次爆发,如火山的熔浆,一泻千里。

  本次大赛共收到海内外专业组织与个人交寄的作品一万三千余件,经初评入选作品二千余件,超过了两届《平面设计在中国》和《首届华人平面设计大赛》作品征集数量的总和!尤其是内地的设计师群体,在短短六年中,不仅队伍迅速澎胀,作品的整体水平也有了快速的提升。如果说十年前的《92’平面设计在中国》是少数精英的集体宣言,是拓荒者的播种期,现在他们应该欣喜地看到,平面设计的火种早已薪火相传,遍地生花。

  《第二届华人平面设计大赛》仍是由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主办,由关山月美术馆、深圳侨报和台湾、香港、澳门的设计师协会协办;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和深圳工业设计协会联合承办了该赛事。这也是首家由地方性高等院校出资承办的国家级专业设计大赛,学院的艺术与设计学部抽调专业骨干具体组织大赛实施。来自港、澳、台和内地的设计师组织,和包括中央美院、清华美院、中国美院、广州美院、西安美院、南京艺术学院、江南大学设计学院等知名院校在内的众多高校设计学院(系)的负责人,组成了规模庞大的顾问委员会,他们的鼎力支持确保了大赛的普及性和参赛作品的专业水准。

  由于参赛作品数量巨大,种类繁多,为减轻评审工作负荷,组委会不得不将大赛分为初评和终评二个阶段,初评委以深圳资深的设计师为主,由李红兵、李渔、黄炯青、杜华林、张达利、庄玉君、周焰、张建民、毕学峰、胡川妮和周林一共十一人组成。初评委从一万余件参赛作品中选出入围作品二千余件,再由终评委予以评奖。大赛组委会邀请了七位终评委:陈汉民(北京)、靳埭强(香港)、Lanny Sommese(美国)、王行恭(台湾)、苏秋平(新加坡)、林家阳(上海)、陈放(广东)。由于陈汉民、苏秋平因故未能出席,终评委工作最终由五人完成,靳埭强任终评委主席。终评委按初评分类,分别选出金、银、铜奖和优秀奖作品,并从中选择全场大奖一名。评委们本着宁缺毋滥的原则,共评出各类金奖8个,银奖9个、铜奖16个、优秀奖40个;学生组别评出新星奖10名(由于组委会没有在“作品集”中留下评审记录,故本文的统计可能不准确)。2002年10月,《第二届华人平面设计大赛优秀作品展》在关山月美术馆举行,展出大赛获奖作品和部分入选作品共212件。

  本届大赛是中国平面设计发展的阶段性总结

  从大赛各奖项的最终归属看,香港的设计水平仍保持强劲的竞争力。内地设计水平的提升,使深圳在平面设计界的领跑优势受到巨大挑战。宁波设计师王炳根的主题海报(见图1)《水———生命之源》获全场大奖、海报类金奖。作者以极具表现力的油画笔触,塑造了一根已近枯竭的生锈的水龙头,下方安全套的隐喻,巧妙地将水与生命之源建立起非逻辑联系,作品具有很强的视觉震撼力。和历届平面设计大赛相同,主题海报依然占较大比重,获奖数量也最多。平面设计师之所以对海报青睐有加,是因为其对视觉语言的尝试提供了较其它门类更自由的表现空间。对于中国设计师而言,现代与后现代几乎是接踵而至,本次大赛作品所表现出的语言的多样性,已难以用传统与先锋、东方或西方、具象与抽象、通俗与前卫等概念区分,中国设计将西方近百年的形式语言探索

  挤压在短短十年的扁平空间里。孙传路的《社会压力心理咨询服务》名片设计(标志类金奖)(见图2),以形式的残缺、字体的不连贯与交叉对比,表现心理的诸种不健康状况,令人叫绝。随着CI理念的普及,标志作为形象系统的核心,已成为平面设计师的一项重要课题。方寸之间,创意之难尤胜于海报,评判优劣的尺度也难把握。因此,入选作品虽多,也难免鱼龙混杂。

  中国包装经过近二十年的努力,已取得骄人成绩,一批设计师将“世界之星”抱回了家。但本次大赛中,包装类除1金3银2铜外,优秀奖缺,至少说明包装市场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历届大赛中,相对较弱的媒体广告类和商业摄影类,本次大赛依然疲软,尤其是商业摄影,市场的紊乱与人才的瓶颈,最终将抑制华人平面设计整体水平的提高。

  在本届大赛中,商业印刷类展示了较高的整体水平,获奖数量也仅次于海报类。我尤其欣赏刘小康的《Art Design》(见图3),构思精巧,装帧别致,堪称佳作。

  学生组别中大量优秀作品的涌现,集中显示了我国现代设计教育近年来突飞猛进的发展。在新旧观念交替的时代,新一代设计师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国际化的视觉语言,他们的导师不仅在校内,也在校外。他们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会走得更远。

  大赛之后的几点反思

  深圳的平面设计历史地形成了两个圈子,一个是原深圳市平面设计协会(SGDA),一个在深圳市工业设计协会。大赛筹备之初,中国工业设计协会的有关领导曾和原SGDA有关人士沟通过,希望大家放开胸怀,共同组织好大赛。SGDA也表示愿意参与。也许是筹备过程紧张,双方信息沟通仍不通畅,最终未形成预想的融合。除张达利和毕学峰应邀出任初评评委,并送作品参赛外,原SGDA的大部分知名设计师都没有实质性参与此项活动。由SGDA组织的《平面设计在中国》活动已有很多成功经验,也有不少品牌资源本可供鉴,那将使本次大赛更臻完美。

  终评委主席靳埭强先生说过一句很模糊的话,就初评委选出的二千余件入选作品,“尊重初选评委的决定,水平亦由初选评委负责。”靳主席是否认为初评委的尺度太松,不应有如此多的作品入围?从“作品集”的入选作品情况看,的确有少量作品的设计语言比较陈旧,与获奖作品形成较大反差。本次大赛在作品征集阶段没有按惯例设准入门槛(收取作品参赛费),也是造成参赛作品数量众多,水平参差不齐的重要原因。有的作者一人作品就超过百件,完全可以举办个人展览,实为组委会增添了巨大的工作量,也造成了评审取舍的难度。专业大赛中如何引入严谨的组织程序和必要的商业运作机制,可能是组织者应该反思的问题。



67
评论区(0)
正在加载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