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的展示设计行业依托毗邻香港的信息优势,得风气之先,经历十余年的市场风雨,已成为中国展示设计业中一支实力雄厚的主力兵团 深圳展示业的崛起,应从国际展览中心开始。 1988年,深圳国际展览中心成立,掀开了深圳商业展览发展的序幕。中心下设四个公司,各负责策展、组展、招展、服务等展览产业链中的一环。其中的华艺展览工程公司,是以展示设计与施工为主营业方向的专业展览服务机构。当时国内展示设计人才还很匮乏,几乎所有的业内设计师都是从美术与工艺设计等专业转型,属半路出家;他们对展示设计的理解介于平面设计与建筑装修之间的装饰层面上,对于以空间塑造为主体的形式语言还很陌生,对光的使用也仅限于照明功能上,更谈不上现代科技作为辅助手段的综合运用。当时华艺的首任总经理杨志强被公认为业内惟一的专家。他此前是华润集团香港展览中心的设计部经理,由他将香港展览业比较先进的设计理念带到了深圳,同时也带来了国际展示设计的专业信息。以华艺展览工程公司为基地,一大批美术专业人才开始在实践中接触现代展示设计;国展中心接连不断的商业展览会中,境外参展商的展示设计也使这批学员大开眼界。现今深圳展览界的绝大部分设计师(也包括部分已流散外地的设计师)都是从华艺走出来的,他们也将国展中心戏称为展示设计师的“黄埔军校”。 “高交会”掀起深圳展示设计新浪潮 国展中心的红火时间并不长,大约至1996、1997年,伴随公司内部的种种问题,人才开始大量流失,国展中心拖着深圳展览业步入萧条期。那几年国展中心最有人气的展览会,是逢年过节的“地摊展”。由于生存的危机,深圳不少展览业专才流向了上海、北京,甚至东莞。1999年为筹办《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简称“高交会”)而建的深圳新展览中心落成,掀起了深圳展览业的第二个发展高潮,部分流失的展览会又回到深圳,包括已移师广州,颇具规模的家具展。作为“高交会”彩排的第六届家具展,成为新馆启用的第一个展览会,深圳的展示设计又开始活跃起来。 由三部一院和深圳市政府联合主办的“高交会”,是近年来展览业的重头戏。“深圳馆”的设计工程更吸引了深圳和境外数家最有实力的展览工程公司的眼球。首届深圳馆由市工业展览馆设计方案,香港笔克公司负责施工。方案以抽象的空间造型象征鹏程展翅,喻示深圳以发展高科技产业为支点,进行二次创业;第二届由西林公司承担设计施工,主题是“天更兰,水更绿”;第三届的设计施工是杰尔斯公司,以海滨,沙滩为设计主题,既突出深圳的地域特征,也使展馆风格更贴近自然;第四届的设计选择了“巢”的概念,源自深圳定位为高科技产业的孵化器;第五届突出“以人为本”主题,希望建立科技、环境与生活的和谐关系。这两届均由深圳工业展览馆承担设计与施工。五届深圳馆的设计,以及爱华特公司所承担的三部一院展馆的工程设计等一批作品,传递了一份可喜的迅信:深圳的展示设计开始从低水平模仿走向成熟,设计的价值已向展示的本体(内容)回归。虽然某些作品仍有似曾相识,但毕竟设计师已开始注重原创,在方案的竞争力上,深圳本土的设计师已没有惧外心理,但是在工程质量与管理上,与境外公司仍有不小的差距。 在“高交会”主旋律的牵引下,近来其它一些品牌展览会上也时有佳作出现,如“房交会”、“家具展”、“地博会”等,既是商家比拼实力的场所,也是展示设计竞争的擂台。以朱翔为核心的杰尔斯公司为翡翠藤器设计的多届展厅,数夺“家具展”的“最佳展位奖”;其中“翡翠海滩”的设计别出心裁,空旷的场地以沙石铺就,衬以巨幅海景图片,空中不时传来海浪之声与海鸥的啼鸣。除构思奇巧外,这一工程的最大特点是造价低廉且环保,几车黄沙、卵石,几棵椰树,一间茅草亭,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尤显出自然的珍贵。这一设计可以说与西方的非物质主义理念不谋而合了。 深圳展示设计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深圳的展示设计行业依托毗邻香港的信息优势,得风气之先,经历十余年的市场风雨,已成为中国展示设计业中一支实力雄厚的主力兵团。近年来,深圳的设计师在全国各地塑造了一批范例工程,令业界刮目相看。 郑建平可算是惟一与国展中心无直接关系的重要设计师。如果说他主持设计的“社会成就展”等政府工程在造型语言上仍显保守,那么“中华恐龙馆”的总体设计则已跳出了意识形态的制约,进入了更自由的创造空间。在似真亦幻的“恐龙馆”中,视觉语言与技术手段达到了较完美的和谐。这项工程实际已超出了展示的范畴,而与园林环境艺术合为一体了。 在珠海航空航天展上,爱华特可谓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御用”设计机构,该公司的历届展馆均由爱华特主理。深圳设计师能亲手将中国航天送上国际竞争的平台,也显示了深圳展示设计的强劲实力。该公司的设计班底也源自国展中心。 由杰尔斯公司参与策划并承担设计与施工的宁波城市规划馆,现在已成为内地部分城市观摩取经的示范工程。该馆的设计力求从宁波悠久的文化背景中生发出独特的视觉语言,将一个城市的历史、现实与未来有机浓缩在有限的空间,三个分馆既各有鲜明风格,又有逻辑关联,显示出该公司较强的综合策划与设计能力。 在写作此篇“之旅”的过程中,我时常面临一种困窘:很多著名的设计工程,会有两家甚至数家据为已有。版权之争一则源于展示设计往往是集体工程,参与者众多,二则因为业内设计师跳槽频繁,版权自然会有多家公司认领。我想行业协会可否参照国际规范,明确项目从策划到执行各环节的版权归属,使设计师们相互避免尴尬窘境,也使我等寻踪访迹之人得到明确指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