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奥组委发布奥运会体育图标,最初创意源于中央美院27岁研究生
第29届奥运会体育图标原创者、中央美术学院平面设计专业学生王捷(中)与2008年奥运会体育图标设计团队成员千哲(左)、杭海(右)在图标前
在北京2008年奥运会倒计时两周年之际,北京奥组委昨日发布了北京奥运会体育图标,与奥运会徽“中国颖的设计理念一脉相承,未来全世界都将见到体现“篆书之美”的代表35个项目的图标出现在北京奥运会场馆、道路指示牌等地方。
■设计理念突出形神兼备
北京奥组委文化活动部副部长张明介绍说,北京奥运会体育图标以篆字笔画为基本形式,融合中国古代甲骨文、金文等文字的象形意趣和现代图形的简化特征,符合体育图标易识别、易记忆、易使用的要求。强烈的黑白对比效果的巧妙运用,使北京奥运会体育图标显示出了鲜明的运动特征、优雅的运动美感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达到了形与意的和谐统一。
“图标不但有强烈的中国文化特色,而且十分简练,是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完美结合,”她说。
张明表示,体育图标将与会徽、吉祥物和口号一起构成北京奥运会景观的重要基础形象元素,图标不但广泛用于奥运会道路指示系统、场馆内外的标志和装饰、赛时运动员及观众参赛和观赛指南等,还应用于电视转播、广告以及市场开发等领域。
中央美院联袂清华大学
中央美术学院平面设计专业的27岁研二学生王捷最初提出了以篆字为图标基本形式的创意。
北京奥组委于2005年3月开始进行奥运会体育图标的研究、创作和评审工作,邀请我国著名的设计机构和设计院校参与体育图标的设计开发,中央美术学院和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两套方案入眩后来两家联合成立设计修改小组,对入选方案进行修改完善,完成了“篆书之美”的设计方案。期间国内外众多设计界专家、艺术家、奥林匹克专家、奥运会电视转播机构,包括运动员代表等参与了修改工作,并提出了宝贵意见和建议。
北京奥组委在2005年12月20日正式批准该方案为北京奥运会体育图标,今年4月底,所有28个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均批准了这个方案,国际奥委会于今年6月8日正式批准方案。
■设计过程
胯下运球输给飞身扣篮本报讯(记者郭晓军)昨天上午,参与体育图标设计修改的中央美院副教授杭海对本报记者表示,设计中最大的难点在于如何既使图标设计符合中国传统的汉字造型,又能准确体现各体育项目的典型动作。
杭海透露,多数体育项目的动作跨越幅度大,与汉字的笔架姿势相差很远,所以在之前的创作中篆字设计与体育运动项目的结合遇到了很大的困难。此时,设计组里面的老师对最初的设计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改变。
“这些图标不是我们在设计室里凭空想象出来的。”杭海透露,设计出来的初稿提交到各个体育单项组织后,许多反馈意见再次要求设计组作出修改。比如,篮球的图标动作与汉字的结合点体现在胯下运球动作,但是单项体育联合会认为这个动作过于柔软,不能体现运动的力度。于是,后来设计出的扣篮动作就更多地照顾了体育因素。
篆书之美引来国际喝彩
大篆的风格彰显中国古代文字的阴柔之美,但与往届奥运会强劲、充满张力的体育图标相比,北京的作品会不会不被西方国家接受?针对本报记者的提问,中央美院副教授杭海表示,“我们的作品得到了国际奥委会与雅典奥运会技术总监等西方国家官员的高度认同。”
杭海指出,西方国家最早的文字有很多都是象形文字,比如希腊的文字,最早也是从象形文字中发展而来,这与中国文字的特质是一致的,因此大篆的风格具有国际通识性。
杭海自信地表示,无论是从设计水平还是设计风格,“篆书之美”都不逊于往届,而且富有中国传统文字的美感。
据介绍,与清华美院提出的线性形象设计相比,中央美院的篆字体育图标形象与“中国颖的奥运会徽不谋而合,形象统一并能展现中国文化特点,因而受到奥组委青睐。
■创意人物
“大篆碑帖带给我灵感”
——访北京奥运体育图标学生原创王捷
奥运体育图标原创王捷表示,马术图标是其最爱
在7日发布的35个北京奥运会体育图标“篆书之美”中,有一个图标从设计之初到发布为止都没有进行过任何修改,那就是马术项目的图标,而这个图标完全从篆书演化而来。
“你去查大篆时会发现,马术图标中马背上的人形就是大篆中的人字,而马的形象也是大篆中的马字变形而来,”中央美术学院平面设计专业的研二学生王捷说。他最初提出了以篆字为图标基本形式的创意。
在发布会上,奥组委展示了两套图标形式,一种是单线标准形,还有一种便是拓片形式,底色为黑色,代表各个运动项目的人形则是白色,体现强烈的对比。
在偶然的机会下,王捷想到将千变万化的体育图标与中国的汉字架构联系起来,之后又在西周拓片的影响下产生出了用大篆这种汉字形式来表现体育图标的设想。王捷在谈起灵感来源时说:“当时我正在看大篆的碑帖,突然想到这点。马术图标是我第一个创作出来的,惟一一个没有经过修改的图标,也是我最喜欢的。”
王捷用了两个月的时间翻阅篆字字典,对其中每一个偏旁部首进行研究,作出了最初9个项目的体育图标并参加了奥组委对体育图标的公开招标,随后入眩王捷说,从他设计的9个图标入选到现在35个图标发布,集中了集体的智慧,无论老师和同学都付出了许多努力。
他说:“我开始对字的理解并不深刻,不完整,发愁如何把运动的激情和汉字结合起来,我们学校的老师给了我许多帮助。”
北京奥组委文化活动部副部长张明说,当北京奥组委将这套图标递交到国际奥委会时,有位奥运景观专家评论这套图标“可能是奥运会历史上最好的一次”。
■相关链接
设计灵感来自金文和篆字
据王捷介绍,最初的创意灵感来自金文和大篆,金文是象形文字,而篆字具有现代图形的简化特征,符合体育图标易识别、易记忆、易使用的要求,它们之间又是前后传承的关系。
随后,他用了两个月的时间翻阅篆字字典,对其中每一个偏旁部首进行研究,做出了最初9个项目的体育图标,参加奥组委对体育图标的公开招标并入选。
第一个诞生的图标是马术
王捷透露,第一个诞生的体育图标是马术项目,这是因为篆字的马和人结合起来,不需要再做造型,这个图标完全
从篆书演化而来。
不过,在其后的创作中,王捷遇到了难题。他说,比如对沙滩排球的大跨度扑救动作的设计,既要照顾运动的刚劲,又要有篆字的落笔之势,这是年轻的他做不到的。此时,设计组里面的老师对最初的设计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使他的原创进一步丰满,而更贴近理想状态下的设计。
初稿提交到各个体育单项组织后,许多反馈意见又再一次要求设计组作出修改。比如,篮球的图标动作与汉字的完美结合点体现在胯下运球的动作中,但是单项体育联合会认为这个动作过于柔软,不能体现运动的力度。经过反复修改后,最终敲定的扣篮动作就更多地照顾了体育因素的展现。
体育图标将作为观众参赛指南
北京奥组委文化活动部副部长张明介绍,奥运会体育图标已经成为奥运会基础形象元素之一,广泛应用于奥运会道路指示系统、场馆内外的标志装饰、赛时运动员和观众参赛指南等。任何国家、任何语言的人,看到相应的体育图标,都能知道它代表的是哪一个体育项目。
同时奥运会体育图标还将应用于奥运会电视转播、广告宣传、市场开发等领域,丰富人们的奥运会体验。奥运会体育图标是构成一届奥运会景观的重要基础形象元素,它不仅具有很强的功能性,也是传达奥运会举办理念和主办国文化的重要载体。
35个图标分解28个项目
可能很多市民不太理解,奥运会比赛项目只有28个大项,为什么发布了35个体育图标?其实这35个图标,把一些项目进行了分解,更易于分辨。比如皮划艇分为静水和激流两种,以往统称为水上运动的游泳、花样游泳、跳水、水球也区分开来。
这35个图标分别是田径、赛艇、羽毛球、棒球、篮球、拳击、皮划艇(静水)、皮划艇(激流)、自行车、马术、击剑、足球、体操、艺术体操、蹦床、举重、手球、曲棍球、柔道、摔跤、游泳、花样游泳、跳水、水球、现代五项、垒球、跆拳道、网球、乒乓球、射击、射箭、铁人三项、帆船、排球和沙滩排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