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设计大赛自2006年03月29日至2006年06月29日举办以来,广大设计师积极参与,共征集作品500多件。组办方邀请专家组成评选小组,经过多次认真比较和讨论,最终选出三等奖一名、创意奖四名,并新增鼓励奖六名。
本次大赛的评委冯家敏先生对大赛的评比结果及相关问题给予了解答。
问:记得去年一等奖空缺,为什么今年一、二等奖仍然空缺?
冯:大赛对作品的要求是实用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作品要具备时尚、高贵等特征。获奖作品都将投入生产,需要转化为具有很高商业价值的日用品。由于参赛作品与上述获奖要求有一定差距,所以一、二等奖只得遗憾地空缺。评选标准高一些、严一些,我想对每位参赛者都是有好处的。组办方其实非常希望把奖金发出去,他们非常希望能获得理想的作品,新增奖项就证明了组办方的热情和诚意。
问:原公布的大赛公告中没有鼓励奖,为什么新增加鼓励奖?
冯:这个奖项是我提议增设的。我看到经过二轮评选后,落选的作品太多,我希望能给参与大赛活动的设计师更多的鼓励,对他们成长和发展都将非常有益。组办方也同意了我的建议。
问:请你对获奖作品点评一下?
冯:三等奖作品《绝配》是一对组合花瓶,可成恋人纪念之物,双瓶组合是其创意点。由于有国外市场的需求,如在一侧用电脑刻上草书“情”字,配上一段英文描述古老东方的爱情故事,相信鬼佬也会爱不释手。
284号作品“叠”,看似随意的堆砌起来的木块,却给人以十分自然、生动的美学享受,加工易。大量的边角废料可利用,成本较低。缺点是瓶口小了,结构也需要调整,如何大批规范化生产也是问题。
问:能否分析一下此次作品落选的原因有哪些?
冯: 作品落选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设计师对材料、结构、工艺不熟悉。木材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材料,但其特性恐怕了解的人不多。例如:木材为什么会裂开?干燥后会弯曲的方向?纹理结构的强度?不了解这些,再好的创意也实现不了。
比如003号作品视觉效果不错,但是木材与陶瓷两种材质无法进行这样的结合,陶瓷经过高温后有一定的变化,很难达到精确的尺寸。我也认真地研究过作者用其他材料的方案,如玻璃、树脂、石材等,厂家认为加工困难,目前很难实现。
002号作品有新意,具人体曲线美感。但不适合工艺制作要求。用木材加工不了。
落选的第二个原因,缺乏基本生活常识,有的作品实用性有了,美观性也有了,但只是纸上谈兵,无法实现。
080号作品有想法,也有新意。但是圆弧的底摇摇晃晃地怎么放CD?还有这么小的木格非常容易断掉(木梳虽然比这个还细小,但木纹与受力不同,软软的头发丝与硬硬的CD盒不可相比)。存在同样问题的还有下面这件像框作品:
用电脑可以做出这样的效果,但是实际上这个像框肯定立不起来,这是作者一相情愿的“约定”。
凸凹系列作品我比较喜欢,有独特的形式感,设计师也具备相当的实力。如果实用性更强,更符合大众的使用习惯和使用需求,一定是件好作品。
三是还有部分设计师的美学修养不够,综合设计素质需要提高。
上面这个果盘设计真的很有想法,水果刀与果盘组合起来确实很方便。但是怎么用?握着把手果盘肯定会掉,用双手托者果盘这样的创意又失去意义,如果使用的人不知道这里面的机关,用起来还有一定的危险呢,建议间谍使用比较合适。
这个壁挂式CD架我很喜欢,但是我不会买。为什么?一是不实用,这么大个架子放不了几张碟;二是不方便,要与装修一起做。
上面这位设计师大概没有做过家务事,这件果盘只能放在桌子上垫一下,不能起到果盘的作用。下面这件作品的作者与上面的作者都是很用心的,动了很多的脑筋,想法是好的,就是实现不了。
问:此次评选是不是太注重实用性?
冯:是的,实用是设计中第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其次才是美观。我记得在飞亚达钟表设计大赛中一个德国评委曾发出这样的感慨:“这些获奖作品都不像设计。”言下之意是说设计师自娱自乐更像自己做来玩的,缺少商业价值。我曾在现场请教过飞亚达的首席设计师孙磊先生:“假如这些获奖者到你手下工作,需要多久能独立工作。”孙磊回答:“至少两年以后”。中国的设计教育耽误了一批人,而国内的一些竞赛又误导了一批人。
有人说的好,设计是戴着镣铐跳舞,我看还不止戴着一双镣铐,而是很多很多的镣铐……实用性是一个,新颖性是一个,而审美则有好几双镣铐限制着设计师,如客户的审美、消费者的审美、决策者的审美等等。正是由于设计要接受这么多的挑战,乐趣也在其中吧。
相关链接:
第二届“谭木匠杯”冶父奖实用工艺品设计大赛结果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