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年前,陈从周聘他任教同济建筑系
苏州灵岩大殿模型、苏式鸳鸯厅模型等4件模型均为1950年代前后同济大学具有传奇色彩的两位教员制作的,他们是来自苏州的匠人徐永甫和徐和生师徒。据同济大学的一些老专家回忆,师父徐永甫驼背,很瘦小,在来同济前,他是建造房子时的“总指挥”,却并不依托简单的说教,是用押韵的吉祥语言唱出来;徒弟徐和生更是一个绝顶聪明的人,第一次去北京,在雍和宫前站了半小时,便能把整个建筑的构造以模型的方式完整再现。他们不但对中国建筑的建造技术烂熟于胸,后来还参与了一些新式建筑的构建,建筑学家戴复东院士回忆,往往是设计图还未完成,他们的模型就已经完成了。
1952年,古建筑、古园林专家陈从周结识了正在苏州主持一个古建筑的落架大修的徐永甫,并被他高超的技艺打动,聘请他到当时的同济大学建筑系。徐永甫和徐和生为很多中国古典园林制作了模型,除作为教学工具之外,还具有保留古建筑构造资料的重要功能。
从古代寻找“超设计”
虽然当时曾有很多类似模型,但完整保存至今的只有8件。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娄永琪告诉记者,这些模型从1950年代起就被放在教学楼的过道里,还有一些构件在建筑历史教研室的窗口做展示。“在上课的必经之路,总能看到这些模型,活生生的中国古典建筑样本影响了每个学生。”他说。
除了将古建筑构造完整展现外,这些模型还是精美的工艺品,门窗上均有精美的雕花,至今仍能灵活转动。“这些模型不仅仅是老建筑的缩小版,更是包含了多种手工艺和人文观念的中国古典建筑的缩影,”娄永琪说,“他们走进上海双年展,可以告诉观众什么才是古老中国的设计。”
四件有着几十年历史、承载众多中国古建筑文化的模型,在展出时将不改布满灰尘的状态,在双年展工作人员打算打扫灰尘时,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吴长福坚持认为,灰尘就像“包浆”一样,保留了更多的历史记忆,扫除了无疑是对模型本身的破坏。
没有建筑图纸,也不用另行谋划,中国古典建筑工匠讲究的是“心手合一”,把这些浓缩的模型引入双年展本身是一种创意,是对“超设计”主题的重新定义。“此次展览中还将复制中国古代建筑上特有的构件斗拱,并引入更多代表传统文化的作品,尝试从古代找到‘超设计’的踪迹。”上海双年展总协调人张晴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