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封山之作”,被其视为“最亲爱的小女儿”
10月6日,由世界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担纲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新馆隆重开馆。贝聿铭远涉重洋返回故乡苏州,为博物馆揭幕。包括法国总理夫人在内的百余位法、德、美、日本、新加坡等国著名人士出席盛典并向贝老表示祝贺。
苏州博物馆新馆是贝聿铭的“封山之作”,被贝老视为“最亲爱的小女儿”。新馆位于拙政园西侧,总投资人民币3.39亿元,建筑面积1.95万平方米,设计遵循“中而新,苏而新”的理念和“不高不大不突出”的原则,成为苏州继承与创新、传统与现代完美融合的典范和标志性建筑。
借鉴古典园林风格
苏州博物馆新馆建筑采用地下一层、地面一层为主的结构方式,最高处不超过地面16米。“中而新,苏而新”是贝聿铭为新馆确定的设计理念。
新馆设计借鉴了苏州古典园林的风格,庭园中的竹和树,姿态优美,线条柔和,在与建筑刚柔相济的对比中,产生了和谐之美。紫藤园西南方的那棵紫藤树,是贝聿铭亲自在光福苗圃园里选中的,还嫁接着从明代书画家文徵明手植的紫藤上修剪下来的枝蔓,以示延续苏州文化的血脉。
贝聿铭被称为“光线魔术师”,“让光线来做设计”是他的名言。在新馆中,他借鉴了中国传统建筑中老虎天窗的做法,将天窗开在屋顶的中间部位,自然光线透过木贴面的金属遮光条交织的光影,进入到博物馆的活动区域。光线经过色调柔和的遮光条的调节和过滤所产生的层次变化,以及不同空间光线的明暗对比,仿佛能让周围的线条流动起来,令人入诗入画,妙不可言。
建筑材料用钢材和玻璃
博物馆的基本色调是灰白两色,正是粉墙黛瓦的苏州所常用的传统色,建筑尺度与苏州传统民居也极为相似,在现代几何造型中体现了错落有致的江南特色。但是建材却没用传统的木料,而是以钢材和玻璃相替代。博物馆里到处可见三角形、菱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几何图案,还有无数并列的直线条营造出的韵律。在博物馆的顶棚和山墙上大量运用了玻璃,这不仅使得展区更加明亮,而且也使博物馆显得通透。
贝聿铭在设计展区前看遍了苏博的藏品,他认为苏博的文物以工艺品和书画为主,器型不大,因此展厅也要小巧而别致。今年5月他来苏州时,把最大的一个200平方米的展厅一分为三,分别展出工艺品、竹木牙雕、文房四宝,效果很好。收藏宋代画作的宋画斋,复制了宋代画作上的茅草棚,草是苏北湿地的红茅草,在野外20年不腐烂。西区荷花池可供人们欣赏音乐,为了做好池边的水幕墙,贝聿铭请来卢浮宫特聘的工程师来控制噪音,请设计美国世贸中心双子楼结构的工程师来帮助建造。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设计新馆,贝聿铭全部采用了国产材料。
保护老屋解决争议
苏州博物馆新馆在选址之初,就和当年贝聿铭设计卢浮宫博物馆、中国银行大厦等著名建筑一样,引来争议一片。因为新馆东贴忠王府(原苏州博物馆所在地)、南靠东北街、西挨齐门路、北临拙政园,几乎是“镶嵌”其中,这样的敏感限制也同样造就了贝聿铭的非凡设计。有这样一个细节,当初有人建议在拙政园增添灯光与新馆遥相呼应,却立即被贝老当场拒绝:“不能碰拙政园一根毫毛。”
据了解,在建设之初,新馆遇到的最大的难题就是如何在这样一个毫无回旋余地的寸金之地,既要保护古建筑的完好,又要保证周边道路的顺畅情况下围桩施工,为此,贝聿铭特意请来了纽约世贸大楼的结构设计专家罗伯逊。当时,罗伯逊对如何保证深达7米的地下室不被地下水的浮力浮起来,提出了不少建议,其中,打桩问题就颇费周章,如果采用桩基方案可能会影响到拙政园的围墙,轻者裂缝,严重时可能有倒塌之虞。为了保护拙政园,设计人员与施工队通力合作,采用天然地基,用混凝土压浮的方式,压重抗浮成功。
据悉,开放的新馆西部主展区和东部次展区的文物展示面积共有3600平方米,分布着各具特色的大小展厅32间,文物展品上起远古时代,下至明清及近现代,多为历代佳作和精品。(晶报综合报道、图片均据新华社)
□幕后
贝老本想让儿子操刀
苏州博物馆新馆馆长张欣了解苏州请贝老出山的来龙去脉:2001年,苏州方面专程赴美邀请贝老设计新博物馆。但当时贝老谢绝,说还是让他的儿子来接手此项目吧。
2002年4月30日签约之时,贝老突然提出:“合同我来签,我儿子做不了”,问其故,贝老认为,“我儿子生在美国长在美国,对中国不太了解,这里是文化圣地,北面的拙政园是世界遗产,东面的忠王府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这样一个传统环境中造一座21世纪的崭新建筑,是我从未遇过的难题,这太有挑战性了!”
贝聿铭小传
著名华人建筑师。1917年生于苏州,17岁赴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建筑,后转学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建筑工程,27岁在哈佛大学建筑研究所深造,38岁创立贝氏建筑师事务所。迄今为止,作品已达70余件,包括肯尼迪图书馆、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巴黎卢浮宫的金字塔、香港中国银行大厦等。曾9次获美国建筑师学会设计奖及法国建筑学院金奖、日本帝赏奖和普利兹建筑奖。
新馆蕴涵“密码”
苏博新馆究竟有多少令人拍案叫绝之处?或许很少有人知道,苏博新馆的每一处,几乎都隐藏着一个“密码”。
—建筑内外的任何尺度,都与“11.25”这个模数有关,哪怕是门口的一根线条,都是这个“11.25”的倍数。类似于黄金分割,这是贝聿铭多年来寻找到的令参观者视觉感受最舒适的一个尺度。
—苏州传统建筑擅长用青瓦做屋顶,但贝聿铭此次却大胆选材灰色花岗岩,“大型公共建筑的屋顶用花岗岩做瓦,这在中国是前所未有的”。然灰色花岗岩一遇下雨便成黑色,如此一来,苏州古典建筑灰、黑、白三种色彩就全有了。
—新馆中摆有假山石,苏州古典园林狮子林、环秀山庄等已将叠石的工艺发挥到极致,当代也找不到那样好的叠石高手,再走叠石造山的老路已不能超越古人。贝老从宋代大书画家米芾的山水画中得到启发,设想用片石来摆放。建设单位从山东泰安找来高5至6米,厚3至4米的山石,然后劈成高度一米左右的石片,再错落有致地叠放或堆砌起来,背后白墙黛瓦,所谓“以壁为纸,以石为绘”。
——苏州新博物馆外观呈几何形,极具现代特征,但精妙在于,从苏州博物馆新馆的任意房间的窗户往外看,就能发现,新馆坡度与远处及更远处的苏州传统民居的屋顶坡度,几乎不差分毫。
苏州新博物馆设计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