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厂房老仓库借助创意产业的翅膀,变身为创意产业园,实现向文化工业的历史性跨越街,还是那条街,但在创意产业大潮中,黄桷坪真的变了。6月1日,堪称世界第一的黄桷坪涂鸦艺术街建设工程通过全面验收,近日即将隆重开街。有关方面也正在申报世界吉尼斯纪录。
烟囱,还是重庆发电厂的那两根号称亚洲第三高的烟囱,不再像过去那样刺眼,它已经成为重庆创意产业集聚区———黄桷坪涂鸦艺术街的地标,见证这块前沿阵地的崛起。
对于即将开街的黄桷坪涂鸦艺术街,著名旅德油画家张奇开教授称,这是由政府、艺术家和普通民众共同参与的“行为艺术”,在当今世界绝无仅有。
一块长1.25公里的画布
黄桷坪涂鸦艺术街位于杨(家坪)九(渡口)铁路医院—501仓库的黄桷坪正街,总投资2500万元。
四川美术学院影视动画学院副院长周宗凯教授承担了设计并监理实施涂鸦街的重任,他说:“黄桷坪涂鸦艺术街全长1.25公里,涂鸦面积达5万平方米。这是300多工人、学生、艺术家近一年制作完成的,是政府、艺术家和民众共同参与的一次巨大的‘行为艺术’,堪称艺术进入大众生活的里程碑式作品。”
锈铁里长出鲜绿小生命
走进黄桷坪涂鸦街,首先吸引眼球的是“黄桷坪涂鸦艺术街———重庆市创意产业集聚区”的街牌。在一根混凝土柱子上,擎着一台裸露的废旧发动机,而这“机器”居然长出了“春笋”。周宗凯称,这些东西在这里不叫机器,叫工业雕塑。
像这样的工业雕塑,在涂鸦艺术街共摆放了9组。这些奇怪的机器、零部件重达数十吨,都是从全市的废旧钢铁收购站买来的。周宗凯说,在这里,鲜绿的小生命和冷漠的机器厂房,也这般协调。黄桷坪这些被现代化遗忘的老厂房、老仓库已“凤凰涅槃”,借助创意产业的翅膀飞升,变身为创意产业园,实现城区从传统工业向文化工业的历史性跨越。
《父亲》戴面具意味深长
黄桷坪艺术街的涂鸦分为片绘和精绘两种。片绘以色彩斑斓的装饰性大面积涂鸦为主,集中在较高的墙体上。40多处面积达3000多平方米的精绘,反映各种各样的文化艺术符号。
著名油画家罗中立的《父亲》在涂鸦墙上的亮相,将让人大吃一惊,除了有原版作品外,旁边还有“变脸”后的“父亲”,夸张的面部表情,扭曲的面部肌肉,手上的碗中装满了涂料,这样一位裹着棉衣的老农,嘴上还戴上了一个防毒面具。川美副院长、著名油画家张杰说,戴着面具的《父亲》,可以理解为现代年轻人对父亲内涵的全新认识。
涂鸦文化
涂鸦文化,是一种表现方式,是一种对生活、对人生的看法和观点的一种反映。涂鸦首先出现在上世纪60年代的美国,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散布到世界上的许多国家,并慢慢被人们接受。涂鸦,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内容。如在美国就是政治内容,在欧洲就是整幅图画,在日本通常是一些文字。涂鸦发展到现在,已经没有很清楚的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