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开展五天的大声展在周末吸引了大量观众,争议的声音也越来越大。有游客抱怨展品难找,而艺术设计界业内人士则评价展品难以转化为产品。对此,策展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大声展作为新锐设计展,展厅布置和展品选择必然会引起传统观展游客的不适应。
在商场找不到展品?
本届大声展展厅四散在商场各处:商场入口有特别项目区“一砖一瓦建亚洲”,此外三层楼道处有“感应树”、“树屋”等产品设计;车库B4层是主展厅,摆放了大部分展品;室外还摆放了一些曾在广州、上海引起轰动的展品。
据记者了解,周末很多人都是专程前往商场观展。但很多游客由于没有找到位于地下和室外的展厅,错过了不少展品。对此,负责布展的策展人梁井宇解释,商场布展的确可能给观众带来不便,但另一方面逛商场的游客则可以无意间看到不同于商品的设计,这就达到了大声展的目的。主办方也已采用导览图、临时招牌等手段尽可能地引导观众。总策展人欧宁则表示,新的布展方式无疑会令观众感到不适应,所以观众更需要进门就领取一张导览图。
“乐高亚洲”无建筑学意义?
大声展也受到了业内的质疑。一些建筑师表示,用乐高玩具搭建的作品“一砖一瓦建亚洲”由于受到原材料的局限,根本没有建筑学上的根基,意义并不大。
负责建筑部分的策展人梁井宇认为,单纯从建筑角度看这些乐高玩具模型当然有所局限,因为作品本身更多是三维图形。总策展人欧宁则认为,各专业边界模糊正是大声展的目的所在。他举例说:“我们有建筑师参与声音作品,作品《穿墙束》看似是装置,但背后却有建筑学背景。”他说,这点正好体现了大声展打破专业界限的特点。
先锋设计难以转换为产品?
第三种质疑围绕中国设计师的设计理念展开。英方策展人Emily Campbell评价,中国设计师在艺术和设计上的概念有点模糊,很多设计师单单传递了自己想要表达的信息,但还没有想到设计品如何转化为产品,不过她也表示,这和中国缺少设计产业支持有关。
欧宁承认,中国目前的产业设计是“一穷二白”,他们在挑选参展人员的时候就“找不到成熟的设计作品”,惟一一个成熟的产品是石川和伊莱克斯电器公司合作的《树屋》。正因为如此,大声展的展品更多是实验性质的东西。他表示,西方的社会分工和产品设计已经很成熟了,但在中国设计界分工还不明显,所以这个领域“不沉闷,更加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