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设计资讯 > 理论文摘 > 正文

浅谈相机 浅谈摄影 浅谈思考

2007-09-07 17945 0

  从中国摄影看摄影现状;我们走过了一趟又一趟反反复复体制下的游戏模式;在这样一个模式的形态中,我们一直被圈进一个栅栏被迫吃着草,被迫圈养在一个光圈照耀下的摆设,吟唱同一首情怀的牧歌。而这样一曲牧歌在真实的面前显得那么的不真实、没有灵魂;苍白无力!不真实、没有灵魂的主要原因是:没有信仰,正是处在这样一个没有信仰的时代里才使得我们在今天的社会里有了无数巨大的障碍。

  如果不能跨越这个障碍,我们的时代是不可能有如:寇德卡、布勒松、卡帕、荒木经唯等等这样一些带有信仰具有人道主义精神关注及生活态度而成为其人的。因为有了“人”,我们才有可能会在自己的时代去关心人性的本质。有了人性的出发点和对人文主义的关注,我们的技能才有可能闪闪发光。我们才可以称得上为是一个比较地道的职业摄影师。
  摄影是什么?其实摄影什么也不是,摄影就是用一个个小零件组合成为一个照相机,通过光学原理被展现印在了特定纸上所发生的事物。“照相机就是一个小小的观察站。” 苏珊所说。苏珊还说:“摄影与窥淫一样,是在巧妙地 ——往往也是明显地——鼓励正在进行的事情继续进行下去,不管是什么事情。” “尽管摄影确实不仅能诠释现实,而且还能捕捉到现实,但它对现实的诠释功能却与其他任何艺术作品不同”。她的说法很有意思:“的确,有些人在拍照时或不加识别、毫无选择地滥拍,或者过于畏手畏脚”[1]看苏珊•桑塔格在对摄影的表述中:我们似乎无话可说。我们不能不在今天的时代中对自己的摄影有一个反思。我们不能时时刻刻沉浸在荒谬的自我表现和欣赏的状态里。在今天的状态下,我们无法摆脱现实,也只能“被圈进一个栅栏被迫吃着草被迫圈养在一个光圈照耀下的摆设,吟唱同一首情怀的牧歌 。”

  正因为我个人的偏见;或许真正的摄影就是在生活的状态里寻求一个生活的态度,是深刻的关注人性、是在理性的状态中沉浸的、是在激情的状态中感受的、是平静的、也是平等的、是需要在反复思考的状态中自我批判的、是需要有着对世界认识空间的加大,而非局限在一个个人自恋的状态中沉醉。在当今现存的时代里,让我们很难如此时,这需要勇敢和意志的并存!尽管图片在拍摄的过程中讲究客观,可还是不能完全达到真实的目的。因为绝大多数摄影师还是喜欢在个人幻想的世界里力求唯美,一旦唯美了就需要去修饰,一旦修饰了就失去了真实的面目。

  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就应当象托尔斯泰、柴可夫斯基、托马斯•哈代、毕加索等巨人一样具有着真正的忧患深重,以“临床诊疗的方式”来解剖自己的灵魂,才有可能公正客观地看待整个世界里所发生的一切。才有可能不断地塑造自己未来的空间。我们今天所做的摄影并不能算做是艺术;它只不过是如以上所说:我们用以现成的机器加上光学原理的性能变成了我们想要的影像资料。是相对比较客观的影像,而绝非称之为艺术品。我们今天所产生的摄影师也绝非是一个艺术家,特别是那些自以为是艺术家的名师大师,其真实的身份充其量只能算得上是一个摄影家,但绝不可能是艺术家,他们也没有艺术家的质地。因为他们完全不懂“艺术”一词的真正意义。他们在对艺术的认识上不仅仅是偏离其道,而且完全处于在无知的状态中迷惘。在迷惘的快餐路上越睡越沉!

  在大变革的转型期;我们好象看到了美好的未来;然而现象并不乐观。在称之为快餐塑料时代的社会环境中,又有产生了另一批更多的狭隘和可悲的迷惘者;在这些迷惘的人群里,许许多多无病呻吟的迷惘者穿上了苦难的外衣,寻求着一个个人英雄主义模式的道路,在模式的外衣上涂上煤炭黑,打上烛蜡式的光芒;让人们注意他,欣赏他.唯一的途径是用以走西藏 、新疆、云南等地的徒步旅行方式来呼唤着媒体前护后拥的关注,以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并夹杂着一些新鲜的杜撰,这也许算得上是一个新时代里跨越摄影的模式了。也许,多元化的社会里需要多元的模式,我也只能在这样宽厚的理解中沉思默想。不想让太多的闪烁影响自己对世界认识空间的缩小。空间越小我们的思维也将随之而萎缩,空间越大我们的自由就越大。一个人对空间认识的加大是他长期以来不断学习、积累和反思而努力提高的。

       因此,我只看到了:我们当今的摄影现象只局限在一种状态的游戏模式中而无法扩大,也只能在云云众生的比赛中把摄影的技能局限在了当代的紫禁城里,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不是因先天,而是因后天营养不良所造成的“小儿麻痹”症状。遏制了思考,还造就了一批批达到了游戏模式中所认为的主流及为模式摇旗呐喊的关系户,让我们只能依附着被特定制造的拐杖走路。暨走出了“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获奖专业户,独揽着证件复印本儿。在迷惘的无知状态中越走越远,并深深地享受着漂浮的光芒!

        当今的摄影现象营造的摄影师太喜欢把自己的外在和对器材的升华放在眼里了,太在乎技能,太在乎漂浮的奖项与关系。后来,我发现只要会取名,只要懂得关系,懂得一种需要,照片如此糟粕也能让你洋洋自得,也能使你处在云梯中享受着大师的名声而给你带来的许多无数的恩赐。这就是一种现象,古往今来我们必须接受这样的现象及形式的存在,但在接受的同时我们并不会以此受到那种诱惑,这样我们才能把握好自己的阵地,坚守着真实追求的需要!因为;真实是永远也不会过时的!这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真理。一个真实的人容易受到伤害,因为伤害总是围绕真实转的。但对于真实的人来说;真实是有份量的。因为真实可以在宽厚和包容的状态下赢得特殊的礼物。而它的魅力和财富就是体现在对世界空间认识的不断加大,而不会在物化的底线中淹没了自我的灵魂。

  很多摄影人喜欢把另一种真实的眼光和观察形式看成是另类,这其实很可怜。在当今的专业行业及媒体中这样的同行很多。我们已经无暇已顾了,但我们必需要忧患这种无知的状态给我们所带来的灾难,很危险。而且对行业的发展有着巨大阻碍。而且有这样看法的人还不少,其主要原因还是来自教育思维的滞后所带来的愚昧现象。我发现我们愚昧落后的真正主要原因是:在对一件还不能完全确定事物的是非时就妄加评论和指责,并且在精神上加以摧残。这是一个没有信仰时代所造成的悲哀!通过摄影的行为我看到了很多事物本质性的面目。所以“一个好的社会,将容忍所有的生活方式,容忍应当来自某些偏离和分歧,只要其他的权益能够受到尊重”[2]艺术更多地应当是去在寻求宽范和寻求真实的途径中不断推敲和坚定不移,,而不能仅以另类的偏见来概念无知的认识。

  在自然的状态里;人的生命是以“自信、沮丧、富有、贫穷、肮脏、成功、失败、残忍及卑鄙等元素所组成的。我们在这样的形式里来回彷徨,这就是人性的共同点。职业的摄影家更应当在这样的状态中寻求一个思索的起点,这很重要!没有这些思索,图片除在商业的广告中还能有些利润的价值外,我看很快就会被扔进路边的废纸箱,被垃圾站收购,以环保的方式再次出现在我们的生活里形成另一种形式的展示。

  对人性的关注及人道主义的精神应当是我们摄影师对照相机的理解,并发生出在与照相机之间的关系上体现照相机的精神而一一印在纸上,那些被触动的真实性故事里所发生的故事里的感觉,故事的瞬间以及瞬间中的震撼、放松、愉悦、苦恼、仇恨、嫉妒、面对、逃避、爱等精神方面客观的呈现;这其实体现了照相机在一定关系上是有精神的。

  照相机的精神:就是个人对世界环境里所发生的一切做出的个人对世界主观与客观的理解态度。摄影绝对不是仅仅局限在对器材的依赖上,依赖器材也绝对不是对照相机深层次的理解以及对照相机在精神层面上的认识、也绝对没有对人性本质差距与人性共同点之间关系的思考与理解!照相机有时是拍摄者与被拍摄对象之间互动的态度而形成一种转化形式表露在公众面前进行着某种演示的!它也有家庭照相簿里的思念情怀;时而照相机的精神还体现在无意义的状态中。因此,当下的紧要是把对摄影的理念从对器材的依赖、游戏模式的局限转化到人本、人性的层面上来做,否则潜在的危机使我们劳而无功。会让我们在突如其来的转化中束手无策,使我们成为了不能跨越围墙的囚徒。

  在西方,摄影师对照相机的精神体现是最为充分的,这是一个百分比。而在我们眼前的状态里还只局限于一个纪实摄影的笨拙领域,远远没有跳出高高的围墙,在钝化的龙钟中来回渡步。玩笑地在讲:可能达盖尔发明摄影术时就有欺负我们中国人的意味,不然在历来的重大事件中为什么没有出现过像卡帕一样了不起的战地摄影记者?(如果现存的国人中有这样彻底的楷模,那我们真是孤陋寡闻而要表示歉意了,并以此修正。)即便当今出现过几位荷赛的“大师”们也是因为体制模式的交换而得来的外交产品。西方人如今也在第三世界的腐败热浪中被侵蚀,因货币的姻缘而流露出在物质与人的关系上,尽现了人性本质的展现而一览无余。货币与物质的互动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手段,而不是目的。然而在落后与发达之间对物质的认知度上,我们仿佛觉得世界不论语言与肤色都存有着不谋而合的共识。这就是当下西方给我们的认知度上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贫乏,我们不仅物质上曾经贫乏,在知识的层面上更是处在穷乡僻壤式的思维山沟中。如今我们的文学艺术早已被西方的文化所殖民,在殖民的体制下我们也只能懦弱在漂渺的云层里而繁殖着海洛英式的思潮!因此,我们只能容忍来自片面的西方影响和哈韩哈日的潮流而显无奈与自嘲,并反映在疯狂的麻痹中,以掩饰疲惫不堪的精神脆弱。

  “反驳自己,重复自己,这是最重要的”,[3]是不断重新建立自我的一个重要因素。摄影师在关注人性和事物的层面上有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去寻找、去发现、去思考、在寻找发现的过程中表达自己的关注方向:沟通、交流、爱与恨、疑问、批判等元素。在人性认识的层面上通过这些元素,修正自己对人与事物的偏见,消除人与事物在认识问题上的误区、歧视等单一看法。不能盲目地以镜头在技术上的素质来取悦于图片的质量。热爱摄影就是热爱生活的空间,热爱摄影就是对器材依赖的批判。从另一种意义上讲也应当是站在人道主义的精神层面上来关注我们今天的生存状态。 “一件作品必须是某种道德的汗水,必须是比任何一种体力训练更需要信念支持的灵魂训练,不能过于浅显(因为特别道德所产生的作品,没有道德或是遵循规则的人是看不见的),不能急于说服,不然就只是个装饰品,纯粹的幻想。” [4] 这就是摄影仅存的魅力所在。其实创造本身就是在寻求一种自我的表达方式,但创造的意义绝对不是以杜撰来确认的。创造的意义是以个人独特的语言方式来阐述关注的对象,而不是以离开真实的层面来杜撰表层的形式。形式不是事物的本质,它只不过是通过其窗口看到并发现人与事物的本质,而不是表象。

  如今我们单一的模式在体制的照耀下 “不论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对现实生活的逃避” [5]已经导致了我们“画地为牢而妄自尊大” [6]其实质“隐藏着更加孤傲的自命不凡和精英情节。”[7]并且漠视一切“以扭曲的方式来阻碍迫切的改进。”[8]从现有的层面上讲摄影已经在经济殖民的状态中固化着模式和我们现存的一种娱乐方式。这是不可否认的流行和生活乐趣现象的存在。摄影确实在过去和今天的生活中给我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甚至拥有照相机的人会以这样的乐趣引以为快,这个没有错。但错误的发生是使人在这样本来隶属健康生活的乐趣中由此而很快进入了一个病态的列队,在列队的过程中演变成为手带镣铐的囚徒,而不是一个畅想自由的快乐人。

  如今中国是世界上拥有顶端摄影器材的大国之一,这要从几个方面来讲:一: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在逐渐提高。二:大家都把摄影简单地当成了艺术。三:还要归功于制造游戏号称摄影大师的著名人物。这些著名大师在物化的底线中以自命不凡的孤傲情节、其精神的丑陋造成了人性底线的萎缩。如此卖力地制造游戏并同时成为殖民技术的典范象征。但从另一个层面上说,我们曾经的贫乏和衰退就是在这样一些情节的带领下前进的。是在勇敢和善良的倡导下存活的。因为我们今天对善良和勇敢的理解是在无信仰的状态中成立的,是浮浅的、是片面的。所以时代造成的悲剧让我们在蒙骗的状态下产生的勇敢和善良是人为造出的状态,而不是偶然现象生成的自然。因此这些著名大师的存在、以及制造游戏模式的种种也应在当下的情理之中而宽容便不足为奇了。

  今天超女时代的到来,意味着社会认识面的扩充与宽容。并表示我们接受的层面也在扩大,为什么当下的体制还总要把真实的存在变成虚无缥缈的幻想而让其边缘化呢?时代的悲剧总是让众多的摄影不是虚无就是过悬;不是某一旋律就是无病呻吟;要不就在西方人的眼里讨好卖乖;难道技术的产生就是让我们的大脑如此萎缩,眼光如此拙劣吗?既然今天的时代开放了、多元化了,那我们就不必要被此种种现象所单一地思考。更没有必要在无病呻吟的纪实摄影里炫耀自己的爱心。因为今天的断层:我们的纪实故事是如此没有深刻的思索性,况且在不仅内容上粗制滥造,在技术上更显示出个人灵气的不足而讲究了器材上的花哨。曾经在某一出版物上刊登的摄影记者的纪实摄影里;我们看到的是繁琐的唠叨而没有体现出关注性的思考。在故事的叙述中不够简练,传达的信息是以硬凑页码的方式来体现自己的厚重。我认为好的纪实摄影首当其中的是作者在真实的状态中以爱的精神受到感染由此而引发的关注(前提是:既要有激情的也要有理性的思考);其二:是客观,只有客观了才有尽可能地表达出准确无误的信息;其三:是简练而有深刻的力度,并以平常的心态来实施这样的行为方式。就如同卡蒂埃•布勒松所说的一样 “摄影是一种态度,是一种生存方式,是一种存在方式。我们没有什么值得吹嘘”的。 [9]按此说法我们今天就有理由不必以喧嚣的方式来炫耀自己的职业与爱好,而是以一种真诚的、平等的、和蔼的、自我批判的态度来审视自己、以及自己对这个世界里所发生的一切做出的客观阐述。

  真正的摄影家不只会以技术的职能来衡定意志的状态,“…意志总是孜孜不息地努力着,但并没有最终目标和目的,因为努力就是意志的本质,无所谓达到目标而告终了之期。所以,它永远无法获得最后的满足,沿途只有荆棘障碍,就这样永无尽期地持续下去。”[10]在无限尽期的持续中我们的高度也 在意志的陪伴中随之而上升。这说明摄影的记录早已跨越了胶片与纸上的印相,在真实的另一种途径中;它的技法渐渐地被我们周围众多的艺术形式所融合,或者是覆盖。早已不是原先的唯一路径和它的基本属性了。所以我们生命中的记录就这样一步步地被改变着,活的生命也不能完全唯一的被当着一具僵尸停靠在黑暗的影棚里;化着死后般的彩妆好象立刻要被燃烧一样地窒息,完全把生命的存在置之度外。不然我们就会成为在没有人性的思维状态里产生的摄影样式,在炫耀与金钱的温床里显摆。当然,今天的商业摄影还没有完全象所谓的艺术摄影那样糟糕。它正在部分城市的部分市场里慢慢地发生着改变并影响着广告业的发展,而这一些摄影师的出现是在真正视觉艺术的指导下、设计领域的影响中以独特的思维方式在悄悄地改变着中国摄影某一方面的未来。而这一时尚的潮流早已把那些著名落伍的商业摄影大师们的框架远远地抛在脑后。这是多么地棒!而纪实摄影和所谓的艺术摄影要等到何时呢?目前的主流现象还是处在陈腐的体制及观念中,拿着漂亮的设备投入到了完全彻底地的虚假;沉醉在没有灵魂的死亡线上。在多元化的时代里我们庆幸的是:我们并没有因此而被诱惑。我们还能站在自己的田野里耕耘着自己的生活、喜悦的丰收,把美好的礼物带给与我们一道分享着自然中每一季节的人们!而那一种旋律和无病呻吟的状态,我坚信随着时代的进步;最后必然会成为没有符号的斑迹。

  在今天的信息时代;我们所幸地是:视野在另一个空间的拓展,把原本只有一个思维观念的固定模式演变成为了多种思维形态下产生的操作程序,摄影的技术已不再是单恋。如果今天的我们还只用一个技术来框架摄影的语言,那显然是思维观念的退步。我们只有在不断更新知识的基础上加以深刻、加以改进我们可能会造成思维观念的滞后所带来片面性的、固执的、墨守成规的操作系统。永远站在批判自我、审视自我的角度看自己,以及自已对这个世界的认识所做出的反映!这就是摄影的现实意义;这就是摄影的客观存在;这也是我们今天所要思考的摄影专业与业余爱好之间的区分。如果能把专业摄影只做为一个兴趣而不做专业来对待,或许我们今天的思考和探讨都是处在无意义中、或许在无意义里有着意义的闪光点、或许无意义也能够产生出意义并有着无需用语言来表达的深远影响。那么专业摄影的理念词汇是不是应当有一个新的符号了?其实,在我个人看来一切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信仰的精神就可以了、有爱的精神就可以了、有生活的乐趣就可以了。摄影无须再用一个所谓的专业和非专业来衡定;关键是自己怎么来认识摄影这很重要。比如:在现代生活的环境中:如果你感觉生活快乐并拥有一台照相机而以此来娱乐自己的生活;使自己的生活空间丰富了;这其本身就是对摄影理解的一种专业高度;而非如专业从业人员所悬瞄的那样至深无比。那只不过是一个骗局的低能表现而产生的无知表白;在我个人看来:摄影本身并不至高无上也不高深莫测,其本质就是一种技能的展现!把技能发挥到所能释放自己的空间中去,享受这样一种快乐,而不仅仅是主流影赛所带来的局限性框架,这就是生活的乐趣、这就是在懂得摄影给自己带来的享乐空间、这就是摄影的本质!

1(摘自《论摄影》)苏珊•桑塔格 著)
2(摘自《我们的迷惘》艾温•辛格 著155页第16行)
3(摘自《陌生人日记》—行为准则239页让•科托克著)
4(摘自《陌生人日记》—无形第7页让•科托克著)
5(摘自《学术病态种种》作者 何光沪)
6 同上
7 同上
8 同上
9 摘自(卡蒂埃•布勒松)
10(摘自《爱与生的苦恼》叔本华 著 95页第2行)

                                                                                                               2006年5月2日完稿于南京


204
评论区(0)
正在加载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