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设计资讯 > 理论文摘 > 正文

或许并非果冻

2008-04-21 8372 0

      “80后”这个叫法,早已如雷贯耳了。“60后”的说法却从没有诞生过。“70后”也较少听到。

      “80后”这个“新概念”炸聋大众的耳朵,大约是从韩寒、郭敬明、张悦然等作家风靡文坛时开始的。相比韩寒们而言,艺术圈的“80后”们,似乎就没有那么高的知名度、那么多的“粉丝”了。——这也许是因文坛比之艺坛,离大众舒适的沙发距离更远之故。

       然而同样的事实在艺术界里也存在: “80后”正在以迅速并凌厉的攻势涌进我们的视线。以至前一辈艺术家们发出了惊问:“瞧!这群孩子……他们在做什么?”

       “80后”是一个备受争议的群体。


       一种食品通常被用来形容他们,那就是“果冻”。今年3月,内地“80后”艺术家在台北当代艺术馆展示,这个展览的名字就叫“果冻时代”。2007年,“果冻时代”也在上海美术馆展示过一个月。

[Page: ]


        果冻原为西方的一种点心。1985年第一条果冻生产线被引入中国。果冻在中国历时22年,与1980年前后出生的这一代人共同发育成长。在不少人的眼里,“除时间上的吻合之外,果冻的形态、性质也与1980年前后生人有种种不谋而合。”——这些透明的、柔软的、粘稠的、略带弹性的“果冻”,正在向上一辈艺术家用血和汗铸造的钢铁意志发起挑战。

        辞藻没那么时尚的批评家,则一般使用“缺乏责任感”、“不囿于传统”、“叛逆”这些词汇来描述这一代人。就像多少年前我们被我们的前辈所认为的那样。

        然而别那样肯定吧:或许并非果冻,也并非叛逆?或许,“我们一开始就戴上了有色眼镜,用不在同一个语境中的评判标准来辨别一件事物?”著名美术评论家谢海用质疑的方式坚定地站在“80后”的身旁。

       他用诸多正面的词汇描述 “80后”的特征:他们不为世俗所困扰,特立独行;他们有自己的文字和语言,有自己对事物的评价标准;他们反对别人说他们是生长在蜜罐里的一代,他们认为他们是最有抱负的一代;他们对以电脑作为媒材的虚拟空间有着不一般的痴迷和依赖,他们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远离虚假和不必要的尴尬。他们认定的很多东西是我们认为不可以的。

        他甚至辛辣地批评了一代批评者的自以为是。他说:10年前从北京到上海所需要的时间和现在所需要的时间是无法比拟的,来去的方式也变得多种多样。10年前的普通信件、20年前的转盘电话、30年前的记字电报如今都已经慢慢地淡出了人们的记忆,城市化、数字化改变了时间的属性,缩短了地理意义上的距离,——“而不变的却是我们的思想,这多少有点儿让我们说不过去”。


《四月的记忆》 刘冰

[Page: ]


       艺术和艺术家是时代的镜子。关注“80后”,远不只是关注一代人,而且是关注中国一个特殊的时代、一段特别的历程。那是一个激情流溢的年代,一个理性回归的年代,一个新旧交替的年代,一个社会变革的临界年代。正如《追寻80年代》一书封面上所言:“这是需要追寻与怀念的时代,这是尚待品评和反思的年代”。

       生于那个年代的人们,开始记事时就是中国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年代,他们还没有弄清楚“下海”是怎么回事时却理解了“下岗”一说,在高楼大厦的阴影中知道了进城打工、出国留学……他们在这个世纪初的艺术类院校扩招中走进象牙塔,他们知道要尊敬老师,还知道要尊敬老板。

        时代的不同、成长经历的不同,造成了生存方式的不同:他们对话又不想和对方见面,他们用QQ、用MSN;他们的心思、观点想让别人知道,于是有了博客;他们甚至懒得出门买东西,因为他们几乎人手一张支付宝。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他们是不关心的,他们关心的是“娱乐”和“恋爱”。他们极力回避深度和沉重,他们用活泼、叛逆、搞怪等等鲜明的艺术语言诠释着眼中的这个世界。

        全球化、城市化、消费文化、娱乐主义,是我们当前所处的整体社会图景。这幅图景深深地投射在现在“80后”身上。因而,他们在文化取向和艺术选题上就有更广阔的维度和更多元的价值取向。诚然,相较上辈的艺术家们,“80后”似乎缺失了那种敢为天下先的气魄,却更多以一种游戏的,幻想的偏安状态出现。但不要说“80后”是偏离中心主义的一代,而是我们所以为的那个“主流”和“中心”,已经在80人的时代自我消解了。

        或许剥离了过于沉重的外衣以后,艺术的思考和探索反而会更加深入和纯粹。透过朴实与浪漫、粗俗与圣洁、怪诞与写实杂糅的“80后”艺术家的作品,我们也可以看到后信息时代人们对自身存在的拷问,以及对艺术生存方式、文化困惑的思考。

         尽管“80后”这代人的总体艺术面貌还很不明确,还没有产生一个与历史背景相关的艺术现象,还没有出现公认的“模范人物”——一个像文坛上备受争议不断引起口水战的韩寒那样的“80后模范”,但是我们可以说:年轻艺术家们并不缺乏面对和思考现实的自觉与能力。

        或许,他们并非“果冻”。在刚刚闭幕的2008上海春季艺术沙龙上,“80后”艺术家群像再次给我们一启示。  

[Page: ]


名人说“80”

      “80年代是一个伟大的时代,坚冰被打破,思想启蒙气氛活跃,敢为天下先,使命感,对自由和真理的追求是时代的潮流。”  ——于坚  

      “上世纪80年代所有的探索都是真挚的,但都很粗浅,急就章,她填补了‘文革’后的真空。”  ——陈丹青  

       “你可以用浪漫来形容80年代,当年的很多想法都太乌托邦,自己还觉得非常有意义,会对中国产生很大的影响,实际上并没有产生那么大的影响力。你还可以用脆弱来形容80年代,那个时候中国人不知道自己有多脆弱,阿成说那个时期的人知识结构都是残疾的,单薄的,虽然有热情但能力并不很大。”  ——查建英  

       “我想我的时代来了……我从不感觉压力,我等待这么多年,终于来到,我不会错过每一个机会。”  ——郎朗


93
评论区(0)
正在加载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