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设计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深圳设计将首赴美国

2008-07-22 17649 0
  GIGI是香港人,也是英国国立维多利亚·阿尔伯特博物院(简称V&A)“创意中国”当代中国设计展的执行策展人。持续4个月的展览于7月13日刚刚结束,GIGI又忙着将上百位来自深圳、上海、北京等城市的中国设计师的所有参展作品打包,准备运往美国俄亥俄州。


韩湛宁和IGIG在V&A博物馆。

  有着百年历史的美国辛辛那提美术馆已经在自己的网站上预告展览消息,“创意中国”将从今年10月18日到2009年1月11日在辛辛那提美术馆举行,并称“这是美国探索中国当代最新设计风暴的首次展览,也是首次尝试了解中国飞速的经济发展对国内主要城市的建筑和设计所造成的影响”。之后,“创意中国”还将前往美国波特兰美术馆展出,展期也是4个月。

  赶在展览结束前赴伦敦V&A的深圳设计师韩湛宁是“创意中国”的参展设计师之一,也是最早得知这一消息的人。在V&A,语言交流不畅的韩湛宁所幸碰到了可以讲国语的GIGI。从与GIGI的交流中,韩湛宁能够更为真切地体会到国际视野下中国当代设计的影响力。


“创意中国”在V&A博物馆展出

  首次向英国公众全面展示中国当代设计的“创意中国”,由V&A历时四年策展完成,展览聚焦中国在过去20年里设计业发展最为迅速的三个城市——深圳、上海、北京。包括韩湛宁在内的深圳平面设计师群体如王粤飞、陈绍华、韩家英、毕学锋、张达利、邓远健等设计师的海报及书籍设计是此次展览的重要组成部分。

[Page: ]

外国人吃惊于“中国设计”

  到了伦敦,来到V&A,韩湛宁才切身感受到“创意中国”展在英国激起的波澜。从3月15日开始的展会已经进入尾声,但参观者仍络绎不绝,甚至在伦敦大街的公交站台上他还能看到提着展会购物袋的行人。那应该是购买了展会产品的参观者。

  在V&A,有专门的零售店出售与展览相关的纪念品,其中有包括陈绍华在内的一批设计师作品衍生制作的明信片、马克杯、T恤衫等等。韩湛宁留意了一下,一款印着青花瓷状“中国”二字的杯子卖得最火,那出自一位设计师的海报作品。

   V&A又被称为国家艺术和设计博物馆,它起源于1851年伦敦举办的轰动世界的万国博览会,即第一届世博会,当时盈余的经费由维多利亚女王的丈夫阿尔伯特公爵负责筹办了博物馆,时至今日它依然是全世界规模最大的艺术与设计博物馆之一。韩湛宁前往V&A的目的明确,这是西方第一次大规模对中国当代设计的展示,他需要了解西方设计师及民众对中国设计的看法。


V&A的门厅是一位艺术家专门为V&A制作的琉璃装置作品。

  “外国人很吃惊,不管是专业人士还是普通民众,他们对中国的了解大多还停留在旗袍大辫子或文革的年代,对‘创意中国’的期望值并不高。刚开始他们也许是抱着猎奇的心理,不以为然,而展览却大大地超乎他们的意料”。从西方人眼里,韩湛宁感受到中国设计发展的迅猛,展览集中反映的是深圳、上海和北京三座发展较快的城市在建筑、时装、平面设计、电影、美术、数字媒体、家具设计等方面取得的成就。

   走在欧洲的街头,衣着不拘、形象时尚的韩湛宁总是被人发问:“Japanese(日本人)”“No Chinese!”在斩钉截铁地回答的同时,韩湛宁体会到文化交流与推动的可贵。正如一位西方人所言,西方民众对中国历史源远流长的一面了解较多,但对当代中国特别是今天中国人的创造力和活力的认知远远不够;此前在大英博物馆举办的秦始皇兵马俑展展示的是古代中国的辉煌,而V&A设计展则反映出当代中国的活力,两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Page: ]

留学生想回国投身设计热潮

  其实为“创意中国”震惊的不光是外国人,还有呆在国外数年的留学生。赵晓燕是在英国一家知名大学学习平面设计的研究生,6年前出国,欧洲小城的恬静生活看来并不适合有抱负有理想意欲创立一番事业的年轻人。女孩有意加入韩湛宁的设计机构,此次与韩湛宁在V&A“创意中国”展上的谋面有点就业考核的意思。

为什么选择回国?

  女孩回答,国内正处在热火朝天的发展阶段,她希望自己能够赶上并投身于这一滚滚洪流,这里面蕴藏着一个年轻人渴盼的所有机会。“创意中国”展佐证并进一步坚定了她的想法。可是在她身处的欧洲小城,人们似乎并不以追求事业的发展为人生目的。

这两年哪方面进步快?

  “做饭!”女孩的啼笑皆非中透露出无奈。在女孩眼里,欧洲的经济已经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大多数城市的生活都安静祥和,人们更多热衷于如何享受生活,因而城市也不再具备那种奋斗向上和欣欣向荣的活力了。她不想年纪轻轻就开始享受生活,她要奋斗要拥有自己的事业,所以她急需回国,到中国设计界寻找一席之地。

  在柏林,韩湛宁遇到了在柏林艺术大学学习设计的一名年轻的中国设计师。韩问他:“如果邀请德国设计师在中国出版他们的作品,他们会作何反应?”小伙子说他们当然高兴啊,中国有着如此广阔的市场与前景,他们同样在寻求进入的机会。

寻找自身的设计文化

  韩湛宁伦敦之行的目的,除了了解英国民众的看法,还有就是在国际视野下审视自己,寻找属于自己的设计方向和定位。

  “从V&A策展及选择作品的角度来看,他们不仅注重作品的专业水准,同时还有对自身文化及设计语言的考量。可以说所有的参展作品很国际化也很中国”,韩湛宁由此愈发坚定了自己历来的设计理念:任何艺术设计都建立在自身文化的基础之上,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日本设计的发展历程足以证明。他们设计师的作品很国际化、很日本,但同时也很有个性,能让人一眼识别出自原研哉、中岛英树还是田中一光。中国的设计师目前还很难让人区分,这也是需要引起注意并保持清醒的一个问题。

  韩湛宁此番出行,还有一项活动是应德国奥迪总部之邀践行设计之旅,从柏林、慕尼黑到总部所在地英格尔斯塔特,一路行来,再次踏上欧洲大陆的韩湛宁的感触是“欧洲整个设计行业发展的成熟度确实很高”,所谓百闻不如一见,尤其是在街头普通的小酒吧、餐馆与商店里,一本随随便便赠送的宣传小册子都做得特别棒,而我们的设计师大部分达不到这种水准。

  “更为可贵的是设计已经深入普通民众的生活,成为一种生活的品质与方式”。在行程抵达的最后一站——奥迪博物馆,韩湛宁发现参观的人很多,以至于想拍照留念都找不到空间。对他们来说,参观博物馆实在是一件很正常的事,相反,不去博物馆才是非正常事件。


200
评论区(0)
正在加载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