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藤秀平,提出了“非组合性建筑”概念,而“组合性建筑”,是他对现代主义建筑的定义。在他看来,所谓建筑,本该是一个完整的个体,却在科学理性的分析下,被分解成了梁、柱子、墙体、地面和天花等等各自独立的个体,然后再由不同的设计师、根据不同的方法把它们重新组合,遵循着这样的一种设计程式做出的建筑就属于“组合性建筑”,线性的思维模式注定了最终的成品会带着些单调和僵化的味道。 远藤的理想不单是要打破室内外空间之间的区分,还要打破各个建筑组合构件之间的区分,让建筑中所有元素的本质面目都于混沌暧昧中自己主动浮现出来,是内?是外?是墙?是地?都由元素本质依据自己所在的位置和功能去决定。 远藤追求的不仅是建筑外观上的醒人耳目,他所尝试的,更是对设计理念的全新演绎。他所定义的新词汇,用以命名与界定他所理解和探讨的建筑。 在对灵活建筑风格的研究中,开始尝试新的材料,足够坚固又易弯曲的波形钢 给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为他的建筑创造出了连续不断的空间,这种结构既让室内外空间浑然一体,这是他所定义的“半建筑风格(halftecture)”。抛开欧几里德的几何学原理, 他把他的建筑结构设计得灵活而多变,这也已经成为了他远藤式建筑的个人签名。他曾在风格上被比成解构主义者,但事实上他更像一位有着自己独特风格的创意思想家。
下面是他的新作品Bubbletecture H,这个露天环境的教育中心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同时融入自然。它在建造中几乎完全采购日本柏树——一种非常轻便耐用的木材。它的外层上覆盖了1.2mm厚的钢铁——因为它随着时间的推移,它能会覆上一层薄薄的锈红色锈,还能凭借生长起来的青苔进行绿化。可以看出,Bubbletecture H旨在获得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并在建设和维持中尽量减少天然植被的损失和支持生长在附近的绿色生命。
[Page: ]
[Page: ]
[Page: ]
远藤秀平
他的其它作品:
“皮筑” Skintecture I 1996年,兵库县鱼类研究中
“半筑” Halftecture 1997年,Fukui 车站
“弹性筑” Springtecture H 1998 卫生间
“屋顶筑” Rooftecture O 1998 多功能文化中心
“屋顶筑” Rooftecture Y 1999年 温泉中心
[Page: ]
“弹性筑” Springtecture B 2002年 小型工作室
“慢筑” Slowtecture S2002年,滋贺县米原町文化中心
“生长筑” Growtecture S 2002年,大阪市内办公楼
“泡泡筑” Bubbletecture M 2003 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