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设计资讯 > 设计名家 > 正文

在路上的“设计之都”

2008-12-10 5438 0

“设计之都”凸显人才不足

  12月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深圳市政府在北京举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中国首个设计之都”新闻发布会。在会上,深圳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设计之都”,这也是我国第一个获此殊荣的城市。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受到海外及香港地区的影响,深圳的创意设计开始蓬勃发展。经过多年的积累,深圳成为中国的设计重镇和现代设计的核心城市之一。“设计之都”的称号对于深圳来说,无疑是最直接的肯定。然而,在“设计之都”的名号之下,深圳的创意设计产业能否走得更加高远?本报记者分别走访了4位不同领域的专业人士。


乐正(深圳社科院院长)


王效杰(深圳职业技术学院院长)


张达利(深圳平面设计协会副主席)


陈厚夫
(厚夫设计设计总监、酒店设计师,曾获美国泛酒店空间设计大赛独家酒店类冠军)

“设计之都”为何花落深圳?

  记者:在促进文化多样性和创意产业发展方面,联合国全球创意城市网络所授出的“设计之都”称号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很高的影响力。据介绍,“设计之都”的称号申请极难,而深圳经过竞争成为继柏林、布宜诺斯艾利斯、蒙特利尔、名古屋、神户之后的第六个“设计之都”,深圳究竟有何魅力能够征服联合国的评委们?

  乐正:深圳的文化创意产业是支柱产业,深圳非常重视这个产业的发展,建立了田面设计之都以及深港双年展等项目。此外,深圳有一些社会团体、团队、行业组织也积极促进创意设计产业的发展。

  王效杰:深圳获得的这个“设计之都”称号在全国是第一家,这与深圳近几年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是分不开的。近几年,深圳大力倡导发展文化产业特别是创意设计产业,而深圳本身也具备了创意设计方面的基础,较具实力的设计企业有6000多家,专业设计师6万余人,涵盖平面设计、工业设计、建筑设计、动漫设计、软件设计等10多个领域。一批在海内外有广泛影响力的作品,如“世界建筑师大会”申办标志、“2008北京申奥”等品牌形象设计均出自深圳设计师之手。

  陈厚夫:最初听到这个事情,我的感觉是“名至实归”。与其他城市相比,深圳能够获得这一称号,确是有其优势所在。深圳是处于改革开放前沿的城市,也是创意设计领域最早能够接近到外界的城市,这个经验比起内地其他城市要早很多年。因为深圳发展得早一些,吸引了很多人才。同时由于深圳毗邻香港,很多国外的现代设计理念和观念也最先从深圳传入。在我所从事的室内设计领域,深圳比其他城市更早地认识到室内设计的重要性。

  比如以前,室内设计都附属于装饰公司或者是装饰公司里的一个设计部,但是随着行业的发展、观念的更新,客户需要寻找专业的设计公司做项目,设计公司独立发展的模式越来越明显,设计师的地位也得到了提升。

  与其他城市相比,深圳更加务实,从市场的角度来要求,深圳的创意设计产业会更快地发展。同时,深圳的设计师也非常努力地提升自己的设计和管理水平。

[Page: ]

“设计之都”能带给深圳什么?

  记者:都说深圳是一座务实的城市,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道理早已经浸入深圳人的观念,对于深圳的创意设计产业来说,“设计之都”的称号除了是响当当的荣誉,还能带来更多实在的利好吗?

  乐正:深圳获得“设计之都”的称号,表明深圳在创意设计方面的发展和成就得到了国际同行的认可。这样的一个称号,会提高深圳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往实在的方面说,比如深圳在承接相关的业务方面,一个“设计之都”的称号会带来很大的帮助。

  张达利:“设计之都”的称号对于深圳的未来会起到一个“推动器”的作用。以前,深圳提出的建设“设计之都”只是一个目标,但是现在成为了一个由联合国命名的“设计之都”,这使得深圳的文化创意产业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一个城市未来的发展在于“创造力和活力”,提倡发展创意设计产业,是从城市未来的角度来考虑发展的问题。

  王效杰:深圳获得的“设计之都”的称号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中国的首个城市,这为构建深圳在亚洲或者亚太地区在设计界的领先地位有一个很好的推动作用。

  陈厚夫:这个称号对政府的好处可能会更多一些,政府获得的荣誉会更多,但是对于设计行业和设计师来说,未必能带来好的收益。取得好的收益关键是看设计师本身的努力,就我从事的室内设计来看,深圳不一定能走到全国的最前列,因为这些年我感觉内地其他城市的设计师成长速度已经超过了深圳。“创意之都”仍有不足

  记者:深圳著名设计师陈绍华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获得了“设计之都”的称号,但是并不代表就能盲目乐观。深圳市创意设计产业的现状是怎样的,有什么优势和不足?

  张达利:深圳起步早,一出生就走在其他城市之前。目前,设计界水平整体上处于国内领先的地位。深圳的设计群体的能力比较强,中坚力量的优势明显,集聚了众多的设计师,现在可以说她是中国平面设计的集散地。而且,深圳一直以来处于改革开放的前沿,市场环境上比其它地方都更好。创意的机会比较多。深圳政府也一直在大力推动,2004年就提出了“两城一都”的概念,这些都是着眼于文化发展的层面。包括深圳每年都要举行的一些相关活动,也都是对创意设计行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是深圳是一个务实的城市,深圳的创意设计与市场连接得太过紧密,比如说福田区倡导成立的田面设计之都,虽然有很多设计公司进入,但是大多是商业性的公司,而不是对行业发展有突出贡献的公司。

  王效杰:深圳的建筑和装修工程量很大,带动了平面设计的发展,而平面设计的发展带动了深圳的建筑及装潢装修;深圳的制造业发达,带动了工业设计,工业设计也是近年来的一匹黑马。但是,我认为,深圳离真正的国际性的设计之都还有相当的差距。这个差距表现在市民没有创意设计的整体意识;低幼教育的创意设计教育水平较低;设计师群整体的国际化水准欠缺;政府咨询平台和相关的政策配套还有差距。而且,这个差距并不是申办成功或者获得某个奖项这样的单元要素可以弥补的。

  乐正:深圳是一个年轻的城市,年轻人的新观念、开放型的土壤、产业的国际化都是深圳目前的优势。而且深圳的创意设计产业走市场走得比较好,其他城市是在美术学院里做产业,但是深圳的设计师大多数都是在公司里做产业。但是深圳目前欠缺的是高等院校的教育。深圳没有工艺美术学院,深大的设计系规模也较小。创意设计最终取决于人,取决于人的智力。现在深圳创意设计从业的人不缺,但是人才欠缺。如何培养一个国际化的设计人才,设计教育首当其冲,推行设计教育的国际化,培养更多高端设计人才,是深圳的问题。

  陈厚夫:虽然深圳也得了很多奖项,但不代表深圳整体水平,我甚至觉得,其他城市比如杭州的设计师进步更快。从设计师对待设计的态度上,可以看出,靠近商业太近了。深圳的设计师面对的市场和业务量是全国性的,一些设计公司只管使劲接活儿,根本没有太多时间去思考和用心设计,做出来的东西水平很糟。

[Page: ]

在路上的“设计之都”

  记者:“创意之都”的称号对于正在面临金融海啸的深圳创意设计产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成功申办了“设计之都”的称号后,您觉得深圳还需要在推动产业发展方面出台一些什么举措?

  张达利:下一步所做的工作要落到实际上,我想是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要求,为创意和设计人员搭建一个平台,让世界其他地方的设计之都与深圳有互动和交流,让更多的设计师参与其中,学习先进经验。

  深圳具备了成为设计之都的实力和基础,它获得“设计之都”的称号是经过了考核和整合的,希望政府能够更大力地推广创意文化产业的发展,就像上世纪70年代的英国政府、之后的日本、韩国、新加坡一样,出台实际性的优惠政策,鼓励学术和多方面的交流。

  王效杰:目前深圳乃至全国都没有一个鉴定高端设计人才的标准,希望深圳能够根据平面设计、广告、工业设计等领域的不同需求制定一个鉴定高端设计人才的标准。在英国,有一个特许设计师协会,在深圳,希望也能有一个获得政府给予评价的组织,对设计师的作品和产品进行一个认证和评价。

  陈厚夫:大家都说深圳的平面设计很强,但是以我的观察,我觉得在深圳很多平面设计的优势并没有显现出来。比如在深圳地铁上的指示系统就很不方便,与一河之隔的香港相比,完全不能体现出深圳平面设计的优势。不仅在市政建设,在吸引人才方面,我觉得深圳也可以借鉴香港的优才计划,让更多设计界的人才进入深圳。

  乐正:希望深圳可以考虑建立工艺美术学院之类的专业院校,培养优秀的设计人才,同时,应该更多地建立设计园区、设计工业园、设计艺术馆等,跟香港加强合作。

“设计之都”能带给广东省什么?

  记者:2008年4月初,广东省及深圳市领导对“申都”工作高度重视,强调要把“申都”工作作为深圳提高城市软实力的一件大事,同时作为深圳城市品牌建设的一件大事抓好抓实。深圳成为“设计之都”能够给广东省带来什么?

  陈厚夫:深圳的创意设计产业与广东省的其他城市沟通较多,在业内,我们常常跟广州等城市有一些研讨会、演讲活动,也互动参加文博会或者设计周;此外,深圳创意设计产业的市场和产业链条遍布广东省以及全国各地,“设计之都”的称号给深圳的发展带来了推动,对于广东省创意设计的发展也有相应的作用。

  乐正:深圳是广东的一部分,总的来讲,“创意之都”的称号对整个广东省的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也起到了很大的提升作用,加强了广东省的创新能力,密切各城市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对广东省的文化软实力的发展也是一个很大的促进。

注:标题有改动,配图部分为中国设计之窗网络收集


58
评论区(0)
正在加载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