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设计之窗:您能谈谈设计重塑制造业培训班的一些情况吗?
李德志:在产业园内设立设计培训机构,重点为整个平台培训相关的设计管理和创意人才。首先产业园内个企业为院校提供了实战训练场地,更能配合企业的需要。另外设计院校为企业实际需要提供针对性的训练,甚至透过训练提供设计方案。
中国设计之窗:香港理工大学开始招收内地的学生,内地学生与香港地区和国外的学生有什么不同?
李德志:我们学院的硕士班的学员大概有二十几个,国外的学生、香港的学生和中国内地的学生各占三份之一。内地的学生和香港的学生有着一定的不同。从年龄来说,香港的学生普遍比较年轻,而内地的学生还有五十几岁的。另外,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内地的学生刚开始时比较内敛,一些设计想法不太愿意与其他学员分享。但是,经过一段时间内地学生很快就可以和香港学生、国外学生一起交流创意、想法,互动性更强。
中国设计之窗:贵校用什么语言教学?
李德志:不用粤语,完全是英语。我觉得学习外语非常的重要,可以给设计师的创意思维的帮助。中文汉字比较的中庸,英语比较的随意、大胆且夸张,是一种求异文化,追求独特性,可以激发设计师的创意思维。
中国设计之窗:你怎么看待国内创意基地的发展?
李德志:现在全国各省市政府、领导对创意产业的发展越来越重视和支持,打造“创意国家”与“创意城市”,为创意文化产业定制了发展的指标。同时用创意文化产业为所属的城市寻求城市品牌的定位,让创意经济带动中国产业发展。我觉得创意基地不能做成租赁产业,产业园在招租完成以后更要持续发展,要积极的促进各种创意文化行业月其他相关也界的互动,启动一种“引爆”效果,让它成为更多投资和交易机会的平台,不能被误以为变相的房地产炒作。设计产业链中的环节很多,包括行业推广、专业机构与企业的接轨、创意产品的开发研究、作品转化为社会价值等等。创意基地应该在这些环节中发挥作用。
中国设计之窗:能谈谈你的“换上设计师的脑袋”的想法吗?
李德志:“换上设计师的脑袋”是指为了能够寻求、想出、和推广一个更好的战略,你需要像个设计师般思考。就是说解除自己固有的思维、并能够切身处地以他人观点看事物的人。例如能像设计师般思考的工程师,或是像个工程师般的设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