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 的纪录片,大抵代表了某种均值固定且方差可以忽略不计的口味。绚烂到极致的镜头、气势磅礴的航拍、半夜里穷追蝙蝠不舍的红外,人这种生物在胶片中出现的概率非常小,而且还多半是背景。极度客观甚至有些克制的视角,就好像提起英国你就会想到阴霾的天空、穿戴严谨面色凝重的老派绅士和脸孔下其实有些孩子气的冷幽默;就好像提到《动物世界》,你脑海中就会立马盘旋出互相厮斗的公羚羊,和赵爷爷浑厚的男中音。
《地球》(Earth)其实算不上BBC浩瀚纪录片家族中的优等生。它不过是之前发行的13 集《蓝色行星》(TheBlue Planet)的压缩版,但正因为精挑细选,反而有可能成为这个快速消费时代最好的“幸运仔”。这位三年前即已“毕业”的兄弟,竟然坐上了美国纪录片史上首映周末票房的第二把交椅(全球票房过亿)。
情节(或者说镜头)平淡无奇,不外乎我泱泱大星球,江河辽阔,姹紫嫣红。转眼间人类作恶,气候变暖,动物兄弟们能吃能玩的越来越少。都是些你能猜想得到的起承转合,并且旁白冷静、观点中立。只是之前你或许没有见过非洲的象群会为了寻找水源而横跨大漠,也没有想到座头鲸会不远千里奔去南极,只为了一顿小龙虾。不过即便对生于斯长于斯的身遭,除了眼前龇牙咧嘴的高楼和灰白天际,我们又能了解多少?起码不看《美丽中国》(Wild China,BBC 家族的特等生),我绝不会知道,候鸟才是春运期间最繁忙的生物,它们沿着中国的海岸线,从东北和西伯利亚出发,直到数个月后,在香港的湿地上最终歇脚。
说回《地球》,全片最摄人心魄的大概是一头一尾。开始,北极熊妈妈领着儿女们爬出冬眠的窝;熊妈妈去河里抓鱼了,打出生来第一次看见雪原的小熊们,在略有些坡度的冰面上嬉闹,却抓不牢,斜斜地挂着,一小会儿就滑下来;再蹒跚爬上去,又滑下来,屡次三番,好像执拗地非要拿到奶嘴的宝宝。待到临末了,是另一头瘦骨嶙峋行将饿死的北极熊,博了命,冲进海象堆里,宛如被风车一次次档回的唐吉珂德。
镜头冷静,却无法无动于衷。因为那就是最真实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