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豪斯风格的中国设计作品
“包豪斯是一种开放性的过程”
1919年,当沃尔特·皮罗格乌斯褪下一战的骑兵军官服,在德国魏玛开设包豪斯学校的时候,他一定不会料到这座仅仅存在了14年、老师不过10多人、学生最多时也不过100多人的学校将改变世界设计的历史,并维持了超过一个世纪的影响力。
在中国,对包豪斯的关注似乎更炽烈,随处可见的板式住宅和工厂建筑,当今金融区、住宅区的整体风貌,无不刻上了包豪斯的烙印。但是,对于言必称包豪斯的中国设计界,包豪斯这种在大工业时代产生的思潮在数字化时代还有什么新的意义?日前,在M50开幕的“包豪斯的道路——历史、遗泽、世界和中国文献展”试图从理清包豪斯的文脉开始,着手回答这个问题。
本质:艺术改变世界
本次展览是纪念包豪斯创立90周年暨中国现代设计发展研究系列活动的一部分,展览梳理了包豪斯的发展脉络及其对全球现代艺术设计的影响。
在论坛上,来自德国的包豪斯基金会监管人穆勒博士面对包豪斯所代表的机器美学是否已经过时的问题时,拿起自己的苹果笔记本举例:“它如果不是包豪斯,那它是什么?”穆勒认为包豪斯是有目的的思考,“这不是一时风尚,而是一种过程,它是开放性的。”
展览的策划人之一、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杭间表示,国内设计界在1990年代曾质疑和否定包豪斯过于理性的工业化特征,现在回过头来看,包豪斯仍然是全球建筑和设计界绕不过的一个命题。“相信艺术可以改变世界、改变社会是包豪斯的重要本质。”
包豪斯在中国:“现代化”的历史
虽然早在1920年代就被介绍入国内,“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并没有产生适宜包豪斯的土壤——大工业生产的制造基础及现代艺术的美学基础。”直到1980年代之后,包豪斯才开始受到关注并被介绍到艺术院校中。这也被看作是现代中国设计艺术发展的新开端。此时的中国的设计领域产生了一种蓬勃而混杂的局面:一些设计艺术家将“装饰”与“设计”对立起来,把“无装饰”与“反装饰”当做“现代设计”,并打上了包豪斯的旗号。这种对形式的断章取义是对包豪斯本质的背叛。华东师范大学设计学院院长魏劭农表示,如今在中国,每年都有数以万计设计专业的学生毕业。然而,国力的强盛和设计的贫乏仍然形成鲜明对比,“这实际上和当年包豪斯产生时的德国有相似之处。”
杭间对比了日本和中国设计界对包豪斯的不同态度,“1930年代,日本就曾向包豪斯派遣留学生,但日本设计界的发展还是主要得益于之后他们对传统民族艺术的重视。”杭间指出,直到今天,中国对于民族艺术仍只是停留在概念上的非物质文化保护上,而没有真正地意识到民艺之美。
在中国,90年来确实有许多人和事与包豪斯发生着关系,而且比世界上任何国家都要独特——因为它是中国的设计界在复杂纷繁的20世纪时空中追求民生改善和“现代化”的自己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