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标志在表现形势上值得瞩目的就是“多形态”标志的不断涌现。
但要首先明确一下, 有些人会将部分这类标志称作“动态标志”,但这与我们本文所探讨的并不完全一致,因为,我们所说的“多形态”,更多的是指标志形象的表现形式与传统的静态标志相对的一种形态,它的表现形式是不固定的,流动的。因为这里涉及到一点:并非所有“动”的标志,都是我们本文所指的标志类型,实际上,“动态”标志在很多网页上都一直存在,一些在网页上通过某种特效产生的颜色变化及使标志进行某些移动以增加视觉趣味,并不是我们这里要讨论的范畴。所以我暂且称之为“多形态标志”或许会更准确一些。
我们本文所探讨的标志,是指标志品牌形象通过多个视觉符号(或一系列符号)传达及沟通品牌的某种特性。其表现形式包括:标志在不同的角度及应用环境时会出现不同的形态。
其实无论你的标志有多“动态”,但在品牌形象的实际操作中,无论是技术上还是概念上,一样得遵守一些品牌的基本原则,不能纯粹为变而变,为动而动。
以下是摘选一些近年来出现的相关项目设计:
客户:MML Mobile Media Lab
MML是由加拿大两家大学合作组建的研究学院,致力于无线通信、移动技术等多领域的研究,并结合艺术、设计、工程、新媒体、文化理论、社会科学及政策研究等整合应用。
标志呼应了客户的多媒体的形式,品牌形象是“随着时间的变化不断改变及变异”。
根据设计公司所述:其中的蒙特利尔大学的设计师分别与两个开放资源Scriptographer (软件插件)及 Fontstruct(字体设计软件)合作,产生了60个符号,其中包括电路板、地图、建筑及城市等构图。这些图象,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重叠不同的元素使用。
[Page: ]
客户: AOL美国在线设计: Wolff Olins
Wolff Olins为美国在线设计的这个标志其实饱受争议。作为一个互联网服务供应商,人们通过AOL确实可以做很多事情,为了体现这种多样性,标志也以一系列的不同图片来呈现。我们可以看到,在下面的一系列标志中,标志反而象是一个配角,只是为了证明自己还存在,而图片则占据我们的主要的视线。这与以前的标志理论非常不一样。这种通过不同的图片来呈现的标志,同样属于我们今天所要谈论的范围,虽然并不会动。
[Page: ]
客户: 东南亚当代艺术中心 SECCA
设计:Pentagram
五角星公司设计的这个标志,是为了“传达一种持续的流动,标志字母的移动及变化,呼应了该艺术中心不同的艺术展览及各种活动”。这个标志应该说虽然采用了动态形式,但品牌形象仍然很清晰,而且在视觉上来说也显得很有吸引力。不过如果说因为不同的展览及活动就有理由采用一个动态型的标志,那我在想,这个世界上99%的公司都可以找个类似的理由来做了:要呼应我们不同的产品,不同的服务,不同的对象,不同的营销,不同的地区,不同的……。
[Page: ]
客户 Casa da Música
设计: Sagmeister
葡萄牙的Casa da Música博物馆的形象标志的多种形态,是为了呼应这座著名的建筑物外观的不同观察角度。由于这座博物馆的外观本身就比较特殊,角度感很强,使其在不同的角度观察呈现不同的形态成为了可能。但实话说,这个标志,如果单单看其中一个,总感觉缺乏一点美感,但由于这里有一个很有力的理论在背后支撑,整体来看,就给人一种视觉吸引力。
[Page: ]
客户: Get Up Hair
Get Up Hair是西班牙一个儿童DIY的印章画品牌,小孩子可以通过各种印章来互相配合,形成不同发型及形态的人物及其它元素。由于产品本身就具有一种“混搭”的使用体验,所以在品牌上也体现这种互相搭配也顺理成章。标志同样由各类印章风格的图案构成,配合不同的元素形成了一系列的感觉。
[Page: ]
客户: New Museum
设计: Wolff Olins, Omnivore, Droga 5
位于纽约的NEW MUSEUM博物馆其外观呈现一种不规则及奇特的图形,设计公司直接利用这个特别的外观图形作为一个窗口,在里面置入各种不同的图形元素,而产生一系列不同感觉的标志。这也使到这个图形成为一个灵活的设计元素,可以在各种设计版式中置入进行某种强调。
[Page: ]
客户: MIT Media Lab
设计: Richard The, E Roon Kang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的标志的宗旨就是传播与资讯通讯科技终将汇聚合一及人类感官与科技的汇合。标志通过三个点,代表研究员、职员及学生三者,所投射的图象来汇合,呼应了实验室中三者的智慧交流及整合。实验室的每个人都可以任意取其中一个自己喜欢的图象作为标志来做设计自己的名片及其它材料。
[Page: ]
客户: PWC(普华永道)
设计: Wolff Olins
正如我们以前对这个标志所介绍的一样,标志给人一种不断的扩张与构建,通过对方块形的灵活变化,使其标志可以适合于多种媒体的空间版式,从而给人一种力量感及灵活感。
[Page: ]
客户: ITI
设计: Heydays
ITI是一家专注于自动化技术的公司,公司的标志初看只是一个二维平面,但通过颜色及形态的改变,它给的感觉也象是一个箱体的三维元素,并且具有多种变化。传达出自动化技术在不同情况下的适应性,同时又传达出一种机动性,给人无限可能的感觉。
[Page: ]
客户: Knopf出版社
设计: 众人
著名的图书出版社Knopf出版的每本书上的标志几乎都不一样,这一切都要看具体所出版的内容及不同设计师的发挥。这种做法其实是挺骇俗的,可以说是对传统标志理论最彻底的背叛,其标志象是一个开放的资源,但如果在一个基本的规范之下,通过每个不同设计师的变化,又给人另一种的整体品牌风格——这种操作方式,还似乎仅此一家。
[Page: ]
客户: Nordkyn
设计: Neue Design Studio
该标志我们曾经详细介绍过,时到今天,我仍然认为这个标志无论在视觉上还是在理论上都是用得最好的一个。 标志通过风向及温度的变化,再以一个严谨的逻辑形成的动态标志,令人印象深刻。
[Page: ]
客户:MTV
设计: MTV 内部团队
这个标志其实与上面所介绍的NEW MUSEUM有点类似,它同样将标志作为一个展示不同内容的窗口,而MTV又是一个电视频道,似乎这样做有更合理的依据。
[Page: ]
设计: NYC Inc Company
设计: Wolff Olins
作为纽约市的标志,同样采用了填充式的标志。通过不同的图片及颜色,使品牌形象千变万化,我的感觉是整个形象过于喧哗,刺眼,不过或许这也是纽约市给人的第一印象。
[Page: ]
客户: Museum of Arts and Design
设计: Pentagram
纽约的艺术与设计博物馆的标志在一个固定的形状统领下进行各种可能的变化,对于艺术及设计,本身就是充满变化的对象,所以将这个概念应用在标志中,同样有一种合理性。也正是这个原因,对于一些同类型与艺术或设计相关的项目时,采用这种非固定的标志似乎是具有一种很强的理论支撑。
看完了这些标志,可能有些是让人感觉惊喜的,有些可能也是会让你皱眉头的,这很正常,这至少说明, 这些非固定表现形式的标志并不是万能的。
从上面的几个例子,我们可能对这类型的标志有个基本的了解,同时这些标志会让我们留意到以下几点:
一,无论你的标志有多么千变万化,有无数种表现形式,但在大多数的情况下,也就是受众能够接触到这个标志时,其实它只能显示其中的一种。毕竟,一个标志的传播,平面印刷会占大多数。这种情况下,单个标志的表现形式是否会令人满意?上述有些标志,整体结合起来或许会让人叹为观止,但在静态时,或在单个时,却不让人感觉有多少吸引力。如果单个标志呈现时不能让人满意,那其实就会削弱整个标志的吸引力。
二,从上述几个例子,我们也可以留意到所涉及的项目的一些特点,上述,有些本身就是与多媒体技术打交道的,有些则是一些艺术类型的(包括建筑、展览、博物馆等),上述几个使用,都基本上有个合理的逻辑性在这里。但很明显,并不是所有品牌都需要这样的处理方式,有些不需要的情况下你为了显示你的意念有多了不起而强行应用,这反而会让更基本的东西被忽略了——品牌是否能够清晰传播?
三、传统标志在品牌的传达上是否肯定比这些动态标志的表现力要弱?至少我个人认为并不会。一些经过时间考验的传统品牌经验,同样适合于未来的发展。事实上,如果这些动态标志把握不好的话,它只象一堆毫无意义的图案元素。
四、从设计师的角度来说,他希望为客户设计一个“动态”的标志,其目的可能只有一个:增加客户通过的机率。有些客户确实会被你的这些意念所折服,但并不是所有客户都会认同你这一套。上述的例子中,我们都可以看到Wolff Olins设计公司的身影,Wolff Olins在业界确实是一家挺受人瞩目的设计公司,事实上他们原来在传统的项目上都已经做得非常不错。原来的公司声誉或许会让客户更加信服他们。
五、这是一个最实际的问题:设计这些多形态标志,如果其整体效果是较为复杂的,那这意味着设计公司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及各个设计领域力量的人员才能配合完成。这种情况,客户是否愿意增加预算——这是一个无法预料到的事。
由于这类型的标志,还说不上非常大量的出现,所以一些效果如何,还有待观察,所以我也留下几个问题待时间回答:
一, 什么情况下可以考虑这种类型的标志?
二, 这种标志纯粹只是为了增加视觉的吸引力,还是它确实能够成为品牌传达的一个有力手段?
三, 在“多形态”的表现之下,如何仍然能够传达出一种清晰的品牌形象?
四, 这种标志在实际平面上呈现的静态或单一形象中,如何与多样式取得恰当的呼应?
五, 受众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