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设计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突破中国设计的界限

2011-03-29 7497 0

  发生在中国的所谓“当代设计”,渗透在近三十年来的社会、经济、文化、商业等环境的剧烈变迁之中。在经历了一系列开拓、尴尬与挣扎之后,俨然发展成为中国社会一股强劲的生产力。近日,《全方位中国设计》展和《艺文中国・设计论坛Ⅱ》于天安时间当代艺术中心举行,来自建筑、工业、产品、平面等领域的设计师,用艺术作品探索着各自领域内设计方式的更多可能性。

  观念探讨

  对环保材料 存在认识分歧

  建筑设计普遍从形式着手,但在建筑师张永和看来,建筑技术至关重要,“技术能够把设计往前推,同时也是为了能解决一些问题,如可持续发展的能源以及污染问题。”目前,张永和正在探索以塑料作为材料延续传统设计的精神,“这次的展品就是用玻璃钢做的,它的关键词就是轻。重的房子意味着要挖很深很沉重的地基,消耗大量能源和资源在运输上。现在我们用的玻璃钢的重量从某种程度只有原来的六分之一。”

  建筑师周伟则认为,选择某一种材料去实现低碳环保的想法并不太现实,“任何一个材料,如果说是非常环保的,实际上在开采时有可能是对另一个地方的生态破坏。所以从生态来说,很难做到绝对环保。”

  “我觉得环保材料,或者好的材料一定要在一个美学基础上做出来,才能发展得更完善。”设计师邵帆表示。

  在石大宇看来,不同材料设计出来的效果会截然不同,“如果最后选择使用一种材料,我们就应该做很多尝试,把最好或最不好等多种可能性弄清楚再做决定。同时,我认为最好的质感应该不是外表的装饰,而是能够表现出内在的理念。”

  文化资源

  或被互联网覆盖

  孙华表示,80后的思维惯性和工作方式都是在互联网大环境下形成的,“互联网的搜索已经远远覆盖了文化层面上的东西,呈现出来的也如互联网搜索结果一般,是不成系统的碎片化,在一种失控状态中。”

  石大宇从小对台湾的填鸭式教育并不习惯,成绩也不优秀,但到美国留学后,那里的自由式教育让他死心塌地地读书,还第一次拿到奖学金。两种背景下的学习经历给身为设计师的石大宇带来了优势,“我可以跳出自己中国人的身份,用美国人的方式工作,又可以以中国人的理念做设计,所以我的设计资源并不匮乏。”

  建筑师张永和根据场地的挑高空间,创作了一件名为“玻璃钢宅”的建筑装置。“玻璃钢宅设计的出发点是材料,而不是形式,采用玻璃钢作建筑的结构材料,在地基、运输等方面具有明显的节能减排优势。”张永和表示,装置的重点一方面在于材料本身的研发:通过严谨的材料受力实验,总结玻璃钢的受力规律,找到最佳的材料配比方案。“另一方面是建造体系的研发:相比于混凝土、钢材,玻璃钢建筑更适合预制装配而不是现场制作,节点连接更适合插接灌胶而不是焊接或浇注,由此,玻璃钢建筑是一种快速装配式建筑,建筑的形式直接反应了建造的过程。”

  观点分享

  张永和(建筑师):不光是建筑设计中,我觉得各个设计领域都有进一步提高技术含量的可能,这样才能突破中国设计的界限和余地。

  石大宇(设计师):我们可以从传统的东西里学到很多智慧,但这个智慧不是说直接拿出来就用,而是应该重新思考一下怎么用,找到新的应用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很多问题,找到自己的答案,表现出来的东西就不一样了,这也是原创。

  孙华(AHA联合创作团体成员):我们做很多事情的时候,很多细节都完全靠感觉,没有建立系统,所以很多东西就被无意识屏蔽掉了。但在这个过程中,很多东西都牵扯到设计,这些细节无疑会影响最后的结果。正如一位瑞士设计师所说,我们做任何东西都拿出做手表一样的心态,在细致和敏感的状态下,做出来的作品才是精美的。

  周榕(清华大学建筑系副教授):质量并不等同于精致。质量应该取决于你的思想含量。


84
评论区(0)
正在加载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