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高喊:快按红色按钮,但我们几个人到处找都没有找到红色按钮,直到一个年轻人终于在一个不显眼的地方找到了,电梯才停下来。
——冯家敏
深圳的“第一张脸”是什么?是花团锦簇、车水马龙、高楼林立,抑或是绿草成荫?如果你有过异地他乡的经历,就会意识到原来一座城市的公共标识才是这个城市的“第一张脸”。
城市公共标识包括交通、空间、服务、警示等指示标识系统。做得好,给人宾至如归之感;否则,就会给人留下不好的第一印象。
近日,成都机场的混乱情景就破坏了成都在我心里的美好形象,这种混乱皆因不合理的空间设计和公共标识设计而引起。成都机场离港和到达通道混在一起,旅客很容易走错,这是空间设计的问题。“到达”的出口有多个,指示标识也不清楚,结果接我的人在1号出口苦等,我却在2号出口出来,这是指示标识设计的问题。
上海也让陌生旅客困惑。去年我从苏州坐火车到上海,在上海火车站广场沿着指示牌一路寻找地铁口,在一个T字路口不得不停下,因为眼前两块指示牌,一块写着前行30米“轨道交通”,一块写着向右行100米“地铁”,“轨道交通”和“地铁”的标志也完全不同。后来才知道,上海的轨道交通就是“地铁”,我背着沉重的背包冤枉多走了70米,实在没心思欣赏花花绿绿的大都市。
论公共标识设计,深圳与上海只能说半斤八两。深圳宝安机场A候机楼的取行李大厅,没有指示牌标明某个航班的行李是在左厅还是右厅。在机场地铁走廊的扶手电梯上,一位老太没有站稳向后摔倒,后面的人接二连三地摔倒。有人高喊:快按红色按钮,但我们几个人到处找都没有找到红色按钮,直到一个年轻人终于在一个不显眼的地方找到了,电梯才停下来。而在日本等国,电梯上都有各种醒目的警示标志,红色按钮更是让人一眼可见。
深圳的交通指示标识也需要严密查漏之处。比如深南路从西向东红树林一带有个指示牌指向深圳交通枢纽中心,到了分岔路口却没有指示牌,如果是不熟悉路的人开车,就无法到达交通枢纽中心。这种情况不在少数,所以有人说,路牌是给熟人看的。再如市民中心地下停车场,当初跟给我最深的印象不是它的宽大明亮,而是按着指示牌走永远也走不出来的困惑。
公共标识设计看似不起眼,设计者可能辛苦劳累,但完善科学的城市公共标识润物无声,给人无微不至的关怀。深圳的公共标识已经做得不错,只是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设计好深圳的“第一张脸”,是城市管理者的责任,也是设计师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