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设计进入中国的时间不长,但它获得了“飞速”的发展。至今,它不仅发展成为一种设计产业,在全国的高等艺术院校中也都设立了设计专业,而且,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公众需求的增长,“设计”这门学科也被划分得越来越细。但是,在这样的发展势头中,我们的设计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可回避的问题。其中,很难找到具有鲜明风格的“中国设计”就是一个最大的问题,而忽略甚至是漠视中国自身的需求和状况应该是主要原因。目前,我们的设计仍然存在着抄袭国外设计,没有真正从中国现实的社会发展和需求状况出发的现象,这在设计的最初创意阶段、生产制作阶段以及人们的实际使用中,都有所反映。当设计成为一种产业时,必然会在社会范围内产生重要的影响;而当设计进入高等艺术院校的教育课程时,也必然会对年轻一代的教育产生深刻的影响。那么,在解决设计的中国问题时,以上提到的社会性和文化性就是我们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
对此,《美术观察》第10期【热点述评】栏目确定以“忽略中国问题的‘中国设计’”为题,从建筑(景观、室内)设计、工业产品设计、平面设计、服装设计等方面,展开一次大规模的学术讨论和组稿。诚邀您加入我们的选题讨论中,发表您的意见和看法。
————————————————————————————————
访谈摘要:
1、请您简要评价中国平面设计在新世纪以来的发展成绩和不足。与90年代相比,中国设计的外部环境,在最近十年来有没有改善的趋势?
陈:从我本人的感受来说这种变化是很大的,有改善也有恶化。对前者而言,行业壮大了,从业人员剧增,当然,市场也相应在扩大,这是好的一面。至于后者,恰恰是前者的因果关系,行业和市场的急剧膨胀,加之缺乏规范和行业管理,设计业的混乱状况令人堪忧,导致的结果就是行业鱼龙混杂,设计出品粗制滥造,作用于不成体系的社会生产力,制造着更多的垃圾产品,这就失去了设计应该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包括审美)的根本旨意。设计,原本是一项极具理想主义和释放个人才知的浪漫工作,而现在,更像是一门混口饭吃的手艺。(问题1略,可以不看)
2、您理解的平面设计领域面临的“中国问题”包括哪些方面?(或:假设您不同意“中国问题”提法的理由)对于这些问题,您认为中国的平面设计师是否给予了足够的关注?
陈:乍一看,我有些兴奋,以为终于触及到了问题本质,但再细看选题主旨,其中“很难找到具有鲜明风格的‘中国设计’…”、“设计仍然存在着抄袭国外设计”等言词,我又失望了,因为,这是一个本末倒置的问题。在这里“中国设计”成为了目标,而不是以“设计”作为器,去解决“中国问题”。
或许,我们讨论的命题应该是——何谓“设计”?设计,如何去解决诸多的“中国问题”?我认为这才是本。如果我们每一个设计师都能够切切实实地做好每一件设计,解决好每一个问题,那么“中国设计”,必然是一个真实自然的“中国设计”。
一个流派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化风格是应该是自然生成的,不能是事先用一个精神意志去确定一个既定目标,试想,那些创造了传统文化的祖先当初会想这个问题吗?古人在创作时会考虑自己在做的东西要与比自己更古的人做一个文化的衔接吗?
一直以来,我对于这个所谓的“中国问题”隐含的某种“意志”有一种怀疑。为什么中国人特别爱谈中国传统文化?为什么大家都会习惯性地强调中国元素?“传统文化如何现代化?”、“民族文化如何走向国际?”……。面对此类喋喋不休的话题,我常常在想,这种照镜子式的自我审视是不是太过矫情了?或者说,我们是不是太在乎别人怎么看待我们?
一个越是没有文化的人越是要表现出自己很有文化的状态,一个国家也一样,表面上的强悍往往因为内心的恐惧,貌似很自强往往源于内心的自卑。我深以为,改革开放30多年了,中国人一直没有走出文化自卑的阴影。而这种自卑,已经根植于我们的潜意识中,进而转化为反作用力并视之为精神意志而自觉不自觉地呈现出某种莫名其妙的自负,抑或责无旁贷状的担当,抑或沾沾自喜地夜郎自大。
或许,我们应该综合理性地重新评估一下我们的价值观,我们自己认为很有价值的东西在别人眼里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地位呢?这里,我想举一个例子,香港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平面设计师,粉丝无数,大陆的老中青三代设计师几乎都喜欢他的东西,更有一批五体投地的膜拜者。80年代末,他就已在大中华设计圈里享誉盛名,他深谙中国传统文化,且功底深厚,在他所创作的产品与包装中运用了大量中国古典图案与纹样,可以说,他是传统与现代设计结合的最好的典范,也是最能够代表中国风格的设计师。然而,这样一个极具盛名的优秀设计师,数度申请加入AGI(Alliance Graphique Internationale 国际平面设计师联盟)却未被批准,为此,很多中国设计师不能理解,甚至为他打抱不平。而我认为,这不是他个人的遭遇,而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遭遇。为什么?因为,AGI代表着人类设计的最高追求,即——突破旧思维的桎梏,创造全新的视觉方式,并肯定个人的创造价值,展现不同的个性魅力。
当今国际社会在文化精神层面上已发生了根本的改变,提倡不同文化的共存与多元化,这种多元化是以尊重和鼓励个体创造为特征并凸显人类艺术创造的共通性与共享的特质,因此相对而言,这种趋势也正是以弱化民族与国家属性为特性的。而我们长期的爱国主义教育造就了“为国争光”的心理情结,在参与国际文化交流中,不自觉地会有代表国家、代表民族文化的自我负重感,这种感觉的结果是丧失自我与个性魅力,甚至阻碍着我们想象力和创造力。
因而,我深以为,国家属性、传统文化,正是我们的文化和艺术创造的羁绊。或许,现在正是需要我们拿出勇气抛弃她的时候了。而今天,我们真正应该思考和讨论的是——如何涤荡长期积淀在我们潜意识里的精神污垢、如何正本清源,重新开启民思民智,如何尊重人性和充分释放个人的创造力。
3、请您结合您近期的实践案例,谈谈您在实践中如何面对和处理各种“中国问题”?
陈:说句实话,我从来都不考虑这个问题,我只考虑我正在做的事情其内涵和外延之间的本质关联,以我的知识范围以及感悟到的某些抽象的东西与现实之间尽可能寻找到其最大的公约数。这里的“现实”,一是可行性,二是公众的视觉经验和理解力。
设计,或曰创作,是在揭示事物本质的同时将自己感悟到的美传递给你的同类的一种方式,这个同类不囿于任何一个人群或族类,同样,你也可以收获任何一个族类中任何一个人不同阐释以及另外一种美感,于是,产生了差异化。我想,任何一种类型的文化在诞生之初都不会预设一个前提,或者设定一个范围,你必须在这个范围里创作或者思考,这样是不是有些滑稽呢?
当然,有人会问了,你的很多作品不是都有很浓郁的传统文化的痕迹吗?我说是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在创作初衷就是刻意的,比如那个申奥标志,当初只是想把五环元素和国旗中的五角星融合一下,结果并不理想,但由此想到了人形,并由人形又想到了太极拳,这是一种巧合,而后又有人看出了是中国结。所以,我曾经说过,只要你的思维大方向是对的,那么你可能就与真理会离得更近一些,甚至你还可能获得古人(传统)的支持。
最典型的一个例子是我最近的一个作品,就是目前正在举行的西安国际园艺博览会,那个会徽,我用柔性的3、4、5、6几何图套在一起组成一个花朵,这是一个最简单的数字次第关系,自然界里随处可见,这原本跟“传统文化”豪无关系,这种具有数字逻辑的图形游戏虽然很美,但你不用语言做文化归属化的解释是不会被甲方所接受的,而甲方也需要对媒体和公众有个明确的解释,这是回避不了的事情。于是,老子的一生二、而生三、三生万物……、3代表人、4代表城市、5代表社会、6代表大自然……!于是,喜笑颜开,皆大欢喜,于是,就传统文化了,于是,就很中国了……!呵呵!
4、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有人提出“平面设计已死”,也有许多平面设计师开始向纯艺术、新媒体、策展等领域转型或者“跨界”。作为国内平面设计界的领军人物,您如何看待这种“平面设计终结”的论调?您对平面设计的未来是否悲观?
陈:这个话题已经很久了,或许,我是最早说这个话的人之一,90年代末,每当年底我拿到欧美日的设计年鉴时,总是从兴冲冲地打开,到扫兴地合拢,我都会感慨地说,平面设计走到尽头了。因为其间百分之90以上的都是似曾相识,不会给你带来一丝的兴奋。但我心里清楚,这种感慨,只是从设计师角度对表现形式这个单一视角片面的态度而已,其实我并不了解这里每件作品背后的故事以及它对特定事物的作用和价值。 所以,我不会拿这个话题去认真,更不会作为议题拿到台面上兴师动众地要求大家一起讨论,那样会误导年轻设计师,也显得很浅薄。近来,听到看到谈这个话题的人很多,我是不屑于参与的,只是最近有人在微博里来问我,我只作过一个很简单的回应:“只要人类还有想法,平面设计就不会死”。平面设计只是一种工具,工具怎么会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