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书籍装帧设计,随着时光推移,仍能保持历久弥新的吸引力。
韩湛宁
你肯定听说过“写书”、“买书”、“看书”等词语,但你听说过“做书”吗?5月17日下午,“尚书吧藏现代中国装帧名家二十人展(1949—1999)”开幕,展现的正是“做书”的艺术。范用设计的《阿Q正传漫画》、张守义设计的《卖花姑娘》、黄永玉设计的《郭小川诗选》、袁运甫设计的《李有才板话》……泛黄的旧书封面凝聚着几代中国人的阅读记忆。据悉,该展览将持续至5月28日结束。
汇聚50年间的书籍装帧精品
本次展览由深圳中心书城主办,尚书吧和亚洲铜设计顾问协办。策展人之一、著名设计师韩湛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策划本次展览的初衷,是为了继承弘扬中国书籍装帧艺术,也是为了迎接今年12月即将首次在深圳举办的第八届全国书籍设计艺术展。
本次展览共展出了1949年至1999年之间我国20位著名装帧艺术家设计的240余种精品,其中三分之一以上的作品被评为“世界最美的书”、“中国最美的书”或在前七届全国装帧艺术展等展览中获得各种大奖,基本上代表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书籍装帧艺术成就。为了更好地展示这些精美的书,尚书吧特意调整了展览的布局和光线,打造出案前阅读的感觉。
本次展出了深圳尚书吧所珍藏古旧书藏品之中的现代书籍装帧名家精品,几乎囊括了1949年—1999年最重要的装帧设计名家,在这些名家之中,既有自民国时期起就为大家耳熟能详的书籍装帧设计大家钱君匋、曹辛之等,也有新中国成立后引领时代的张慈中、张守义、宁成春、吕敬人、黄永玉、袁运甫、范用等名家。这些大师的作品,承接了“五四”以来中国书籍装帧的设计风范,为1949年之后的中国出版事业贡献了一个光华璀璨的世界,亦为今天的书籍设计开辟了光辉的道路。
诸家之中仍有部分大家今天依然创造不止、成果丰硕,诸如宁成春、吕敬人,已经成为这个时代书籍设计的灵魂人物。但是因为本次展览把展出作品年代截止到1999年,因此仅仅收录了他们在1999年之前的作品。
“书籍设计不是简单装帧”
据策展人韩湛宁介绍,本次展出的展品均是从尚书吧的藏品中挑选出来的,从装帧艺术家及其作品的选择,到作品年代的选定都反复斟酌,最终选择了20位具有代表性大家的240余件作品。他强调,这些作品的创造性和影响力是巨大的,但是今天的读者看起来觉得并没有非常特别,其实,如果把这些作品放在当时的环境中来看待,你就会为它们的创造力和美所折服。 韩湛宁说,尚书吧收藏了很多精品旧书,本次展出的书籍都是从装帧的角度去选择的,尤其关注解放以后的书籍设计精品。之所以选择了这样一段时间,是因为自1949年起至1999年间,受物质条件所限,当时的书所用的材质相对简单,也没有现代制图技术辅助。但即便如此,这些大师依然创作了很多优秀的书,很多都是经典。
这些优秀的装帧设计,在不同时代呈现着不同特点。比如从解放后到上世纪70年代,在那样的艰苦物质条件下,图书基本以简装为主,品种单调,但装帧名家的格调并没有丢失;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无论是图书的内容还是装帧,都有着浓郁的时代气息;而到了上世纪90年代之后,可以看到中国的图书装帧设计已经非常好了。
“这些书籍的设计中隐藏的是‘五四’以来的中国书籍设计传承。”韩湛宁说,中国在“五四”之前几乎没有书籍设计,有的只是装帧。“比如说像古代的线装书,都是同一个风格,蓝色的封皮,里面是统一大小的纸张和文字,所谓的‘书’只是把这些纸张装订起来,‘装帧’一词就是这么来的。”但是书籍设计和装帧不一样,“书籍设计是一个完整的概念,并不是简单的封面设计。好的书籍设计,它的封面、内容应该是浑然天成的,是由里而外的,书籍设计的根本是为了更好的阅读体验。”
12月全国书籍设计展移师深圳
对中国来说,书籍设计是近些年新兴的事物,而在西方,书籍设计已经有了一百多年的历史。韩湛宁介绍说,西方的书籍设计主要从万国博览会之后开始兴起,受到大机器时代的推动而发展起来。中国的书籍设计虽说在解放后已有,但是真正的书籍设计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此前我们没有现代设计的理念。”过去中国的书籍设计,都是从“打扮”的角度,而非“灵魂”的角度,韩湛宁说,我们现在做的,是把“装帧”变成“设计”。
虽说中国的书籍设计起步晚,但是韩湛宁却对中国目前的书籍设计现状很有信心,他告诉记者,中国的装帧设计水平目前已经位于世界前列,每年“世界最美的书”中,都有中国图书获奖。韩湛宁分析说,这一方面与中国现代设计水平的发展有关,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中国的人工成本较低。在西方,设计师的想象能力和设计能力相当突出,但从设计到制作的成本过于高昂,而中国设计师则能用较低的成本,将这些构想变成作品呈现出来。不过韩湛宁承认,现在图书装帧设计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为了形式而形式,没有照顾到阅读的感觉等。“德国评选出来的‘最美的书’都是普通书,看着就很舒服,但是中国的‘最美的书’一般都是精装书,而且很多书好看但是不好读。” 如何让图书的装帧与阅读之间的距离更近,还原读书本来的状态,给读者提供更好的阅读体验,应该是中国装帧设计师下一步要努力的方向。韩湛宁告诉记者,深圳作为“设计之都”,设计产业和印刷产业都领衔全国,但出版产业的发展相对滞后,书籍装帧设计是一个很好的结合点。他透露,今年12月,全国书籍设计艺术展将首次移师深圳,进一步发掘本土装帧设计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