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设计资讯 > 设计赛事 > 正文

世界坐下来,看见中国设计

2013-04-02 12635 0

  以地面为椅面,一条简洁的实木曲线即成了椅背。这件名为“席地凭几”的作品重新演绎了中国古人席地而坐的生活。

  将竹条圈成的方框并排做成椅座,其中两条方框的延伸刚好作为椅背,古人所说的“居不可无竹”在这把椅子上实现了。

  一组由传统藤编工艺做的户外家具,由4把扇形椅子构成。它以中国红为色彩,中国大鼓为原型,展开为椅,聚拢成桌。

  “设计之都”米兰去年受邀成为北京国际设计周的年度主宾城市,这个以“坐下来”为主题的中国当代坐具设计展,在当时的米兰刮起一阵中国风。今年4月9日~14日,“中国设计 世界看见——2013北京-米兰姊妹设计周互访活动”又将开幕,以“大中国的味道”为主题的两个展览,不仅想让世界“坐下来”看看,还要“尝一尝”中国设计。

  意大利人毕月刚刚获邀成为2013北京国际设计周的创意总监。对于此次展览的主题,她解释说:“在米兰做一个与中国设计有关的展览,于是想到了饮食文化。中国和意大利都关注吃,那么坐在怎样的桌子上、怎么吃饭、怎么交流,都将充满设计。”

  展览之一《坐下来:品茶、品道、品设计》是去年中国坐具展的延伸,围绕“茶”的主题,包括陶瓷茶具、室内设计和家居装饰。一件木质的“山水托盘”,在托盘底部用数控技术制成了三维的山水。一件C字形的家具“茶契”,用中国传统的榫卯结构制成,看上去像一张凳子,实际上是一张茶桌,主人可以在中央席地而坐,为围坐的宾客司茶。策展人朱小杰说:“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审美观,但也许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另一个展览《两岸三地当代民艺设计展》,按照“身处家中”、“舒适之居”、“茶的故事”和“杯碗壶瓶”4个场景陈设。参观者犹如穿行在家中餐厅、餐馆包间和露天摊位之中,中国“吃”的文化在器物设计和环境陈设中自然呈现出来。

  展览发起人朱哲琴近年来一直致力于“世界看见”中国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行动。她说:“过去30年,中国的创造力一直在沉睡中。这次展览希望从中国人独有的‘民以食为天’饮食文明的角度,把基于中国文化传承的审美趣味,作为当代设计推向世界。”

  展品中有一套黑陶茶具,是朱哲琴的团队在中国云南尼西一个远离公路的小村落中发现的。黑陶在当地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整个村子原来有100多户人家做黑陶,现在只剩下几户。于是,“世界看见”团队与当地黑陶手艺人合作,用传统制陶技艺,研发出有当代实用性和美感的生活用具,最终登上了米兰的设计展台。

  中国设计总是能从传统技艺中汲取营养,无论是朱哲琴的黑陶茶具,还是朱小杰的大鼓桌椅,都把传统带到了当代。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千容也在设计周展览的推广会上讲话,不是设计师的她因为非遗而有发言权。

 “非遗中,非常重要的一大类就是传统手工技艺。它们技艺精湛,比如雕漆,要在事先做好的木胎上反复涂漆晾干,1毫米厚的漆要涂18~20道,所以做8毫米的雕漆,至少要涂144道。”千容说,“但传统手工技艺在设计方面存在欠缺。一般是爷爷做什么,爸爸在做,爸爸在做什么,我也在做,几十年几代人做的是一样的东西。”

  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是中国的“文化遗产日”。千容透露,在今年的文化遗产日,北京市文化局将举办非遗的设计大赛,传承人将拿出已有作品和为这次大赛新设计的作品同台展示,让传统重新成为时尚。


143
评论区(0)
正在加载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