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美设计师曾俐女士于2010年毕业于中央美院视觉传达专业, 设计学院院长王敏的工作室。毕业后她留学美国,在明尼阿波利斯设计学院(mcad.edu)学视觉设计至今在中阿肯色大学(uca.edu)教平面设计。近五年的美国商业文化的熏陶,让她更怀念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内涵与深度,因此她致力于商业设计的同时,其研究方向也游走在中西文化之间,完美阐述了商业与艺术,理性与感性的碰撞与结合。
设计师简介:
曾俐,Li Zeng,毕业院校:中央美术学院本科,明尼阿波利斯艺术设计学院硕士,专业:视觉传达, 研究方向:品牌设计,用户体验,文化设计,设计思考与方法 个人网站:lizengdesign.com.博客:lizeng.tumblr.com
1中国设计之窗: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请您首先介绍一下自己及自己的艺术设计发展历程?
曾俐:我从小学四年级就学画画了,美术一直都是我的爱好;初中我是在艺术班上的,班上的同学各个身怀绝技,几年训练下来,我开始喜欢画画带给自己的享受。高中也是和广大艺考生一般辛苦的经历5个月的魔鬼训练,然后有幸考取了中央美院的艺术设计系。通过本科的学习,我觉得自己对设计的理解还不够深刻,对很多东西还是一知半解。其一是因为中央美院的设计偏艺术与概念,其二因为我自己是一个偏理性思考的人,非常想彻底的弄清楚某些问题。而探索艺术的产生,经过与结果就犹如挖掘“生命的意义”一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两者加起来让我觉得在去工作以前,我需要继续探索设计之路。于是我选择换一个文化氛围,来美国读研。毕业后,可能因为对设计的思考,让我走上可探索设计的深层意义的学术之路。
2中国设计之窗:您如何形容自己的设计风格?
曾俐:说实话,我觉得自己的设计没有什么特定的风格,“混搭”或者“因情况而定”也许是个不错的回答。其实出国之前,自己的审美和对设计的理解还不够深刻,因此作品中确实能看得出很重的“中国”风,留白,简约,对比等。但近两年,我开始觉得以前自己的设计放不开,总觉得被一些条条框框束缚了,因此不敢多加什么设计元素或者尝试更大胆的风格。所以,我现在其实对设计的感觉更加轻松了,觉得有时候不用管那些设计规则或者作品意义之类的,可以大胆的“玩”,放肆的“实验”,这样出来的结果有时还更加“具有创意”呢。这可能也是出国后的一大改变,以前在国内,大家都讲究作品的背景,意义,深层的含义,整个的设计过程像是“痛苦的蜕变”,花的时间长,作品可能也比较深刻。但在美国的设计文化中,当他们没有那么多的历史,文化背景或者深刻的意义需要传达时,他们会在追求“设计感”和“形式感”的同时痛快的“玩”,当然也有重视很多细节的时候。但这样的一个转变,让我感受到自己似乎能用两种不同的心态和设计的方式创作,并不断的转换角色。
3中国设计之窗:在您诸多设计项目中,有没有自己特别满意的设计,当时的灵感来源于何处呢?
曾俐:我对自己研究生的毕业作品印象还比较深,可能时因为它确实是一个过程很长,主题相对深刻的一个研究吧。 我的毕业设计叫“之间与之中——用色彩理论阐述设计思考中的对立关系”。这个研究主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我刚开始都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但是那时候对设计还保留在那种“痛苦蜕变”的感觉上,我觉得一切都非常的“不确定”而“模糊”,就如同自己想做的毕业设计。有意思的是,我研究的就是这样一种对设计思考的“感觉”,而我毕业设计确实经历了这样一个“痛苦蜕变”的过程。
我的灵感来源于中央美院的四年设计教育,如同我说过,我是一个偏理性思维的人,但是美院的氛围相对艺术和感性,很多东西好不好都要看感觉,感觉好就对了,感觉不好就不行。而这种感觉美院的老师也很难和我们解释清楚。而艺术中的这种模棱两可也随处可见:比如说评价不同的作品,我们可以说某个作品简约——不错,也可以说某个作品大胆而饱满——有张力;我们可以说某个作品有对称和秩序(order)美,另外一个作品有形式感和混乱(chaos)美;有时候我们觉得“对称”是给作品加分,有时候我们用“对称”就觉得作品太死板;有时候对比色是最好的选择,但有时候同类色却更有效,诸如此类。而设计中,我们经常混合“理性”与“感性”,“大局”与“细节”,“对比”与“和谐”的思考方式,所以,我就做了一个这样有关设计思考中“对立关系”的研究。
4中国设计之窗:您觉得设计师最重要的能力是什么?
曾俐:我觉得是“好奇心”,“创新思考能力”。这两个能力连在一起就是看你能否对身边的细节有所观察,提出问题,然后自我探索的一个过程。其实我们身边不乏有好奇心的人,但是有了好奇心之后,能意识到那个小细节的奇妙之处,并持续的进行发掘与探索就是设计师的不同之处了。我们总说设计不一定要产生什么大的结果,所以“过程”一词对设计师尤为重要。这个“过程”我觉得就是设计师结合理性和感性思考去研究问题,发散思考解决方法的关键所在。所以做设计师有时还是很苦的,因为要具备足够的耐心去“煎熬”探索的过程,找寻那个还尚未可知的结果。
5中国设计之窗:您认为什么样的设计才是优秀的设计,标准是什么?
曾俐:没有绝对的标准吧,要因当时的情况而定。我比较喜欢的是一个设计公司“IDEO”的设计宗旨“以人为本”,其实中央美院设计学院的宗旨也是“设计为人民服务”(即使有时候做出来的东西,人民也看不懂LOL)。我相信地球上的任何一个产业和领域都和“人”的利益息息相关,所以设计当然属于此范畴。只是设计有特定的人群,地点和目的,所以加上这些因素之后,我们就能看到某个设计是否解决了当时特定情况下的问题,是否达到了应该的标准。
6中国设计之窗:你平时都有哪些爱好?
曾俐:我很喜欢跑步,初中开始就参加校运动会,都是1500米之类的长跑,所以现在每周也坚持锻炼。跑步能帮助思考,跑完后虽然累,但大脑很兴奋,可以激发创造力,也算是很享受的一个状态吧。
然后就是一些文艺青年都有的一些爱好,看看书,听听音乐,学学钢琴,旅旅游之类的。
7中国设计之窗:您喜欢阅读什么样的设计类图书?
曾俐:我喜欢阅读一是图片非常饱满的视觉设计图书,二是纯文字的设计理论类书籍。听起来有些极端,但是学了这么多年的设计,我就是非常享受快速浏览很多自己喜欢的视觉作品,看解释有时都觉得太慢了。但当我特别喜欢某个人的作品,或者对某种设计方法和理论很感兴趣的时候,我就非常想潜心阅读文字里的点点滴滴,似乎像是寻找蛛丝马迹,来验证自己的思考是否与作者不谋而合。
8中国设计之窗:在美国呆了5年,您感觉有什么文化上的差异吗?国外的设计界整体氛围和中国的有何不同?
曾俐:当然有,很多的不同!可能是学设计出身的敏感,我刚到美国的时候,就感觉美国很多细节的东西与中国文化上的巨大差异。所以,我还特地做了一个插画作品,专门探讨那些“衣食住行”上的不同点呢。打几个比方,我们下馆子先上的是热茶水,美国人常年四季都是和冰水;我们吃的蔬菜基本都要炒熟再吃,这边只要是蔬菜基本都可以生吃;我们都知道美国人出太阳不打伞,哪知他们下雨都不喜欢打伞;中国人都不想让别人和我们同名,美国人随便碰到的人不是Tom就是John,不是Sarah就是Lindsey。这些细节的发现,还真让我想继续将这个项目发展下去,看能否凑出百个差异!
我感觉美国的设计界发展非常蓬勃,在苹果和谷歌等大公司的引领下,感觉这是历史阶段以来设计最火热的时期。在美国律师和医生是公认的最好最赚钱的职业,我也是听人说,什么时候在美国设计师的工资居然可以和医生的媲美了?也就是在这个时期,非常好的设计师在很多大公司年薪都可以和医生较量了。此外, 国外整体人群对设计的重视要比国内强,大家很重视创新,很尊重设计师的个人决定,同时也承认设计师的脑力思考是有价值的,更愿意偿付设计师。不过并不是美国每个地方,每个人群都有同样的思维方式,所以吃亏的事情还是会有的!
9中国设计之窗:现在很多年轻的设计师也抱着创业的梦想,您觉得要想成立设计公司或是工作室要具备哪些条件呢?
曾俐:优质的设计,市场的需求,缜密的计划,足够的胆量,不怕失败的耐心,以及长远的规划。这些条件当然能能达到最好,不然就是要靠时间和经验一点点打磨才能有所成就吧。或者说,创业的过程本身就是被打磨的过程,所以,不要惧怕失败,不断积累资源,提升自己的商业知识以及扩展周边的人脉,只要有梦想,就会有未来。
10中国设计之窗:请问您对今后个人的发展有什么展望呢?
曾俐:我想在设计思考和设计方法方面有更多的研究,希望以后有机会出版自己的书籍。同时,出于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和研究,我与我的大学同学陶璟正在探索“桃李”品牌(taolidesign.com)——一个东方礼品设计的概念,请大家多多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