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9年德国的MoOD展览会上,我国浙江的一家纺织品公司将自己的产品拿到德国的MoOD展览会去参展,被顾客中的一个美国人发现产品的图案与他公司的一模一样,便怀疑侵犯了他们的版权。那美国人是美国微纤维公司的(美国人版权意识相当强烈),便立即打电话给他们公司汇报了这件事情。美国微纤维公司迅速做出反应,立即要求MoOD展览会的主办方将涉嫌侵权的中国公司从展会撤下涉嫌侵权的商品。而当MoOD展览方在要求涉嫌侵权的中国浙江那家纺织品公司撤下其作品时,那公司声称他展出的这个产品是到官方注册过,他们拥有完整版权的,并向展会主办方出示了打印的数字设计作品备案电子证书,用来证明自己已经拥有了中国版权证书。
山寨证书如下:附图
MoOD展览会的主办方将这一备案证书发送到美国微纤维公司,做一解释并说这是中方公司提供的证据。美国微纤维公司随后便委托中国律师登入中国数字作品备案中心进行查询,并未发现中国参展方提交的相关设计作品备案证书的存在,于是怀疑其证书涉嫌伪造,随后美国微纤维公司总裁亲自签名提交了请求我们备案中心证明的书面申请。
深圳数字作品备案中心收到这份申请书后,经过工作人员的认真核对,证实在德国MoOD展览会上现身的备案证书确属伪造。那假证书虽然内容和形式与我们的备案证书一样,但是其备案号和作品与备案数据库不一样,并且,公章也是伪造的。
深圳数字作品备案中心查实后便回函和出具证据给美国微纤维公司,证明那备案证书纯属伪造。美国微纤维公司便依据我们出示的证据起诉我国浙江的那家纺织品公司,以及假备案证书上出现的深圳市达利设计有限公司。
2010年的一天,深圳市达利设计公司的张达利先生正在办公室接待客户,突然,一阵敲门声传来,在一声“请进”后,送到他手里的是一张法院传票。一看内容,犹如耳边想了一个霹雳,张达利先生吓了一大跳——什么他的“花型设计”涉嫌侵犯了美国微纤维公司的知识产权……那上面所说的“纺织品图案设计”,他根本见都没见过,何来侵权一说,简直就是莫须有的事,但牵扯到法律,张达利先生还是不能置之不理,这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案子,惹得张达利先生心烦意乱,于是打电话到数字备案中心来咨询冯家敏先生。
冯家敏接到电话哈哈大笑,在解释了事件经过之后告诉达利:“你这是躺着也中枪啊,因为伪造的证书上设计者是你,所以美国公司不得不把你列为被告。不过不要理会法院传票,也不要请律师出庭,我保证你没有事”。后来,经过法院调查和数字作品备案中心的证明,此事确实与张达利先生的公司无关,而浙江那家纺织品公司,被法院判决赔偿美国微纤维公司十五万元的经济损失费。
通过本案纠纷,外国朋友也知道在中国有一个比欧美还先进的数字作品备案中心,专门保护原创作品的知识产权。数字作品备案中心的公正立场赢得国际友人的由衷赞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