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赖声川是中国著名的剧作家、导演,二十九岁开始剧场创作,获奖无数。尤其是《暗恋桃花源》和《如梦之梦》,得到了大众的极高赞誉。2006年,推出了个人第一本著作《赖声川的创意学》,为读者提供了系统学习创意的路径。以下为著作的部分文字。
我曾经和大部分人一样,认为创意是一件神秘、不可能“教”的事情。多年来,当我试图传授自己的创作心得时,我经常怀疑:“会”创作的学生是不是已经会了,不会的,怎么教还是不会?这听来令人泄气,但仔细回想自己的道路,我觉得自己是从不会,慢慢摸索到会的,所以说,应该有方法教,只是还没找到。
前几年我在印度菩提迦耶,佛陀证悟的地方,参加一次佛法研习会。在那充满创意的地方,我突然对这问题有一种新的体认。我感到,现在创意教育都在艺术的场域中进行,但太多跟创意有关的学习必须在艺术以外的场域中发生才对。原来我们的创意教学并不完整,一直忽略了一大块不应当忽略的范围,不只台湾,海外也一样。我当时的心得是:创意固然神秘,只要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它的过程、它的零件,就有可能掌握它、学习它。
1991年版《暗恋桃花源》剧照
我把这新看法写在一张明信片上,将创意学习剖成两种不同范畴的工作,后来演变成本书的“创意金字塔”。回台北以后,我花了两天时间,在安静的紫藤庐茶馆把这些新看法讲述给一组研究生听,他们反应很热烈,并把讲演整理成简单的稿子。后来在一些机缘下,几位早已毕业的硕士生希望继续和我上课,我就根据这些,定期在家向他们说明创意(他们称为“赖老师的私塾”)。我看到他们汲取营养,日后各自在自己的创作领域中突破、进步,发现这新的心得是有效的。通过这过程,以及日后在北艺大(台北艺术大学)博士班开设的“创意”课程中,我也有机会检视、修饰自己的想法。
时机成熟了。在教授休假一年中,在雪谦•冉江仁波切及《僧侣与哲学家》作者马修•李卡德和友人Demandre慷慨协助下,我到了尼泊尔山中一个闭关中心,面对壮丽的喜马拉雅山写下本书的初稿,经过两年的沉淀与修改,后来在友人郭怡芳和William Reinfeld 宁静的美国Martha's Vineyard 住所完成本书的大致雏形,最后趁着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客座教学的机会,在该校图书馆中完成三稿。
在此向协助我的诸多人士献上最诚挚的感激,诸多朋友的意见让本书的见解更丰富。我要感激杨维桢建筑师,把原来难以理解的“创意地图”整理成易懂的“金字塔”,以及林火旺教授在哲学论述上的支持,同时也要感谢诸多佛法上师,在写书的这几年里,不厌其烦地回答我各种关于创意的恼人问题,包括吉美钦哲仁波切、宗萨钦哲仁波切、吉噶康楚仁波切,以及索甲仁波切。他们的智慧与加持深深地影响了本书。
我也要感谢荷兰的雪云•史卓克,第一位启发我创意的老师,也要感谢多年来在“表演工作坊”一起剧场创作的伙伴们,以及北艺大的学生们,让我不断有机会面对新的创意挑战,不断碰触创意的秘密。最后,不能忽略的是我的人生伴侣乃竺对本书的影响,因为她已经那么自然地成为我生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夫人丁乃竺
我自己从事艺术工作,所以本书基本上是以艺术工作者的创意为出发点。虽然如此,我认为不论行业,创意的过程是一样的。虽然艺术与科学所需的创意最为深奥,任何其他行业人士要学会创意,如果参考艺术与科学的做法,会发现其实过程与细节是一样的。
创意的力量是伟大的。我要特别感谢,《天下杂志》的发行人殷允芃女士及天下杂志出版集团的总编辑金梅女士对本书的支持,以及袁孝康细心编辑工作。他们的努力表现出现今台湾创意情况的重视。
不论你是从事艺术工作、创意行业,或是工商界人士,想注入更多创意到工作中,甚至于任何想在生活中增添创意的朋友,希望这本书对你是有益的,也祝福你的生活充满创意的力量!
本文节选自《赖声川的创意学》,作者:赖声川,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还想看更多设计资讯、设计新闻?请浏览文创资讯设计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