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设计资讯 > 设计教程 > 正文

绘画创作的本质:一切光怪陆离的绘画形象都来自于我们的日常所见

2018-06-15 2202 0
没有输入,哪来输出。人类不可能凭空捏造出任何的绘画形象,一切光怪陆离的绘画形象都来自于我们的日常所见。


 

灵感——一个困惑了多少绘画学习者的词汇。究竟它是什么?众说纷纭中似乎很难有一个满意的答案,在综合了脑神经学,绘画心理学,以及绘画教育学的诸多知识后,这个谜团被破解了。

在这一讲里,我们要来详细讲讲绘画创作的本质。通过透析创作这种天赋行为的本质,来理解人类创作活动的规律。由于内容比较复杂,我们先从一个思维游戏开始。


 

-------------------------------------------------------------------------------------------------

e91858031927a84a0e282bddefe7.jpg

作者介绍:

陈惟 | Lorland

幻想艺术插画家、数字艺术教育家

个人网站:chenwei.artp.cc
 

公众号:CG加油站

一个潜心研究了10年数字艺术创作和教学的大学教师。对美术教育怀着一种近乎执着的热情。其作品风格华丽,唯美,获得了国内外众多奖项,除了为暴雪,腾讯等知名机构绘制过插图外,在全球幻想艺术的各种展览中也频频亮相。《Imagine FX》(英)《Faeries》(法)《Exotique》(澳)《Expose》(美)等多国专业媒体上陈惟的作品也广泛发表。


 

 -----------------------------------------------------------------------------------------------

狼孩牛顿

思维游戏:“牛顿如果是狼孩。”


 

300年前,一个苹果掉落改变了世界。而在此之前,同样一个从树上掉落的苹果,有人咒骂一句,有人拣起来就吃掉了,却只有一个叫牛顿的人由此获得了惊人的发现,并且奠定人类近代物理学的基础。

但是如果我们把这个命题换一下,变成“假如牛顿是狼孩”那么结果又会是怎么样呢?作为狼孩的“牛顿”在生命中也会路过掉落苹果的苹果树,或许也会被那个苹果砸到,但是结果呢?我不用说,你也能猜到,一定没有什么“经典力学”等伟大的发现。


 

图 科学家牛顿和狼孩牛顿的大脑构造相同

狼孩牛顿和科学家牛顿的大脑蛋白质构成是完全一样的,生理特征也是一样的,但是为什么一个具备伟大的思想和心灵,一个却什么都没有呢?

答案在于“人类社会的教育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决定着一个伟大心灵的诞生,而不是与生俱来的蛋白质大脑”。

从上一个命题,我们不难看出。没有人类社会的视听信息的刺激,绝对不会有什么伟大的心灵。只是刺激的方式不同,让心灵产生了不同的结果。

强盗的小孩往往会子承父业,而教授的孩子会自幼喜爱读书。这并非是什么人天赋使然,完全是后天教育的结果。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视听环境的力量。


 

回到一个学习艺术的学生来讲。要想具有一个丰富的充满艺术触发点的心灵,

 

那么必须要寻找一个充满艺术气息的圈子,或者环境多吸收相关的视听信息。

 

并且要长期,持续地进行。因为心灵是人类社会长期视听刺激的结果,

 

它不是一个关键点造就的,它的成长需要的是时间

 

那些在历史有名的艺术家,会发现他们都有着无比丰富的心灵。当看到一些在日常人眼中平淡无奇的东西时,他们往往会诞生出完全不同的伟大想法,而这些想法造就了一件又一件在人类的艺术史上精美的杰作。这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挂在嘴边的“灵感”二字。

 

如何去获得灵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一个成熟的艺术的灵感来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有时他们的创作灵感多到没有足够的手法和时间来实现。这和那些仅仅为了一张图画的绘制就心力憔悴的人,简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所以很多学生都常常问我这样一个问题“如何才能拥有那么多的灵感呢?”回答这个问题关键是要弄清楚,灵感,到底是什么?

灵感,英文叫做“inspiration”。美国传统词典的解释是:Stimulation of the mind  to a high level of feeling or activity.中文翻译为:鼓舞;使人的心灵受到刺激而达到更高层次情感和行动的东西

从以上的解释中我们不难看出,任何灵感的产生都需要包含2个要素。

一是你的心灵即“mind”。

二是英文中所讲的“stimulation”鼓舞或者刺激。

那么你们现在就需要回答我几个问题(回答是与不是就OK)

 

第一个问题,是不是我们的心灵“mind”越丰富,那么能够刺激它的触发点也就越多呢?

第二个问题,如果想要这种“stimulation”刺激更丰富,更多样,是否需要去看,去听,去接触更多的事物?

第三个问题,刺激越丰富,那么获得灵感的可能性是不是越大!伟大的灵感是不是更容易产生?

---------------------------------------------------------------------

 

这三个问题的答案,不用想,也知道是肯定的。而恰恰就是这三个看似简单得近乎无聊的问题,让我们可以完全地了解一个伟大灵感的产生所需要基本条件。而这些条件又恰恰是可以被我们人为创造出来的。

 

以上的思维的小游戏告诉我们一个重要的概念:天赋不可靠,后天的努力才是关键。

------------------------------------------------------------------------

而实际的情况确是大量的美术学习者喜欢搞个人崇拜,喜欢膜拜高手,大师,过渡渲染天赋论而忽略掉科学训练的重要性。面对一个复杂的绘画现象,缺乏理智的思考与分析,不是羡慕嫉妒恨,就是跪着舔脚板。与他们每每聊起美术,更多的是关乎创作者的八卦轶事而少有更加深入的反思与透视。

比如一次一个学生拿着一张他认为高不可攀的作品来找我,告诉我这个画家是谁,多么多么牛等等。我告诉只要思维正确,谁都能画成这样,他不信。我就先示范给他看,在目瞪口呆之后,他按照我授意他的方法去尝试,结果效果非常接近。他就很不理解我怎么知道如何实现这样的画面效果的。


 

我告诉他,如果你要搞迷信,你就蒙蔽了你理性的双眼,如果你坚定地认为人是差不多聪明的,他能办到的事情你也一定能办到,如果一直不得法,那必定就是你的思考角度不对。


 

-------------------------------------------------------------------------------------------------


 

 


 


29
评论区(0)
正在加载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