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第二届北京媒体艺术双年展(BMAB)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展览上,小度智能音箱跨界央美实验艺术学院的展品,以声音为主线,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的解构、设计与重塑,亮相“艺术与科技”实验空间。在诸多艺术品的诠释下,人工智能不是一串冰冷的代码,而是温暖诗意的表达。具备丰富内容服务生态与技能的小度智能音箱,是人类得力的AI小当家,为生活增添智能的暖意,也赋予这些作品新的生命,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情感纽带,给疲惫的都市人带来慰藉。
下面就是这些展品,它们是否引发了你们一些关于科技、人性以及未来世界的思考呢?
作品:《庄周》,作者:周融荣
千年之前,庄周梦蝶,“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究竟是庄周梦到了蝴蝶亦或是蝴蝶梦到了自己?无法开口说话的蝴蝶,最后也没能给庄周一个答案。今天,植入了小度智能音箱AI大脑的“庄周”开口说了话,并向人们发问:究竟是人类发明了AI,还是AI指引人类找到了自己?这场关于人类与AI关系的讨论,从人机交互变成了两个智慧体间的平等对话。
作品:《木马》,作者:黄成
观众对着小度音箱说,“小度小度,启动小马”,即可让面前这匹极具金属美感的“木马”动起来。小度音箱的AI能力让特洛伊木马不再是现代"木马"病毒的典故,而变成了一种更为温暖的定义。在特洛伊木马中骤然出现的,不是屠城士兵。当被赋予人的智慧,从那冰冷木马中唤活的,是我们在这孤独匆忙的城市中所渴望的"人性"。科技不断赋予这个世界新的含义,也成为现代人的情感纽带,提醒人们保持对情感与人性的思考。
作品:《外公的唱片机》,作者:王沂
展品“外公的唱片机”充满了温情,创作灵感来自于作者的童年回忆。三十年前,他的外公用这台机器播放唱片哄他入睡;三十年后,他的儿子用儿童声唤醒小度音箱,播放"摇篮曲"。在"外公的唱片机"中,AI成为两代人育儿的情感纽带。物资匮乏的上个世纪,唱片机、无线电的存在,体现了那一代人对知识、信息的向往。父辈们种种不可能实现的诉求,在AI科技的推动下,只是一句话的事!时代在变,生活方式在迭代,但亲人间的情感从未改变。
作品:《(Im) possible World》,作者:贺子珂
作品展示中,小度智能音箱会被问及一些看似毫无逻辑的问题,也会产生一些有歧义、被误读的人机交互对话。这些问题即使现在的人类也无法回答,更何况是成长中的AI技术。但是,它预示着AI在不久后、有章可循的进化轨迹。AI技术不再是科幻、想象或遥不可及的未来,而是已经出现在展厅,出现在每个人的面前。所以“(Im)possible world",不可能的世界,亦可以理解为"I'm possible world",我是可能的世界。
据悉,2018北京媒体艺术双年展(BMAB2018)于2018年9月5日开始,9月24日结束。本次展会围绕“后生命”这一主题,以小度系列展品为核心展示成果,集中呈现在艺术与科技领域的跨学科艺术探索,触发公众、艺术家、设计师、科学家和理论家之间的深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