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设计资讯 > 设计教程 > 正文

超现实主义“达·芬奇”马克斯·恩斯特《内部视图》赏析

2019-01-12 2052 0

马克斯·恩斯特《内部视图》布面油画.jpg

马克斯·恩斯特《内部视图》布面油画,100×81cm,1929年

马克斯·恩斯特(MaxErnst,1891-1976),德国画家、雕塑家。恩斯特早期的作品多为绘画,他在1925年发明了拓印法,即用画纸或画布在带有各种纹样的物体上按压磨擦,拓印出效果怪异多变的作品。1934年,他创作了第一个雕塑作品《俄狄浦斯》,从此开始了长达40年的雕塑艺术生涯。马克斯·恩斯特被誉为超现实主义的“达·芬奇”,他在达达运动和超现实主义艺术中,均居于主导地位。

他的《内部视图》,这件看起来有点怪异的作品创作于1929年,那恰是超现实主义自1924年正式诞生以来的第一个动荡期,早期加入的成员们大多因各种原因或被开除、或自愿退出,纷纷离开了这个组织,只有寥寥可数的四五个坚守者留了下来,恩斯特正是其中之一。事实上,恩斯特不仅是巴黎超现实主义核心圈子的早期成员之一(尽管对于巴黎而言,恩斯特只是一名“外来者”),更是超现实主义自始至终的忠实拥护者。而20世纪20年代末的这段时间,也是恩斯特个人创作的一个转型期,其作品风格正在脱离基里科式的失真的、矛盾的幻觉空间,专注于对绘画表面肌理的探索。

马克斯·恩斯特《鸟类纪念碑》布面油画.jpg

马克斯·恩斯特《鸟类纪念碑》布面油画,162.5×130cm,1927年

在这件作品中,画家想象出了一颗禽类蛋内部的样子——椭圆形的边框暗示出“蛋”的轮廓,内部的不规则图形则有几处可以明显地辨认出“鸟”的特征,这些鸟的形象其实有些像其作于1927年一件名为《鸟类纪念碑》的作品中鸟的变体。而在此,我们仿佛正在透过透明的壳查看一颗完整鸟蛋内部,这些形象看起来像是不知数的多个物象交织缠绕在一起,其中有个别地方更像是蛇或者别的什么身体细长的动物,它们夸张的扭曲变形让人无论如何不会将其与自然界中的任何动物混淆。这种层叠的组合方式,线条的相互交错,甚至让人分不清头尾,无法将其中的任何一个形象单独提取出来。

除了鸟的形象外,也出现了几个看起来像蛋的圆或椭圆形。这种蛋中有鸟又仿佛携着蛋的形式使人不禁想起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悖论,或许这个悖论原本就与这件作品不是毫不相干的:它很可能也是一个引导观者超脱于日常经验和逻辑的节点——这正是大多数超现实主义者进行创作时所遵循的一大信条,也是超现实主义式的“神秘主义”的一大表现形式。

“蛋”是恩斯特非常钟情的形象,几乎贯穿他的创作生涯始终,他还曾在《自传》中说自己是从一个蛋壳中出生的;“鸟”则是这一时期恩斯特在艺术创作中时常会用到的对象,他创造出一种非常像鸟的怪兽形象,命名为“罗普罗普”(Loplop)。

对于“罗普罗普”这种人造物,超现实主义的领军者安德烈·布勒东在当时就评论为“一个除了性欲外一无所有的梦境”,这是一句引用自弗洛伊德的话,也是大多数超现实主义者都不会否认的作品意涵。恩斯特曾这样谈论自己的作品:(多重图像)都具有人们在似睡非睡时所看到的景象的那种持续而迅速的特征,这些图像召唤新的层面到新的未知世界(不适合的平面)去聚会。

马克斯·恩斯特《内部视图系列》1929年.jpg

马克斯·恩斯特《内部视图系列》1929年 .jpg

马克斯·恩斯特《内部视图系列》1929年

《内部视图》并不是一件孤立的作品,至少还有另外两幅创作于同一年的,尺寸比之稍小的作品与其高度相似。同样的创作风格,用色轻快、浅淡,构图上都是在椭圆形的蛋内堆叠着一些似鸟但又不非常明确的形象,其中一幅的左下角一个尖状物突破了蛋的轮廓,似乎预示着破壳而出的强大生命力,展现着新的生机。而在另外一幅中,艺术家还在蛋壳四周的“空白处”画上了如同画框装饰纹样般的巴洛克式装饰物,与另外两幅的单色背景相比,这样的处理方式更加突出了绘画的平面性,使之成为观看这件作品时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通过作品而使个人对自然物的知觉升华一直是在超现实主义者那里非常普遍的现象,但恩斯特的处理方式比其他大多数人更具创造性和想象力。他在作品中创造了一种感官参与的新方式:它要求观者不仅注意到作品中所表现的意象,同时也关注到其作为自在之物的那个绘画平面。众所周知,恩斯特以其“拼贴画”而成为那个时代众多先锋派艺术家中的佼佼者,其作品常常呈现出多种不同材质、不同意象的古怪混杂,使观者因日常思维逻辑的失效而不知所措。但恩斯特笔下的这种杂糅又不是不加克制的肆意妄为,他创造出一套非常具有个人特色的精妙的拼贴语法,千方百计地隐藏拼贴的痕迹,使各个元素之间相互交融,具有高度的内在一致性。因此,恩斯特画中的元素大都处于含混不定的状态,它们原初的意义和功能被尽可能地减弱或消解。


1
评论区(0)
正在加载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