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学建筑学家邹德侬教授推出新著《中国现代建筑二十讲》,总结回顾百年来中国建筑发展的轨迹,品评优秀建筑,针砭“奇奇怪怪”建筑。
近日邹德侬接受长江日报记者采访,对流行于我国各地的“欧陆风”表达了自己的忧思。在他看来,这些作品大多数属于“四不像”。
模仿往往不得要领
“欧陆风”是指我国建筑设计中模仿欧洲古典建筑或其他建筑风格的现象。从上世纪90年代初的房地产大开发算起,已经出现20多年,至今长盛不衰。起初,这种风格仅在住宅、装修、店面或小型建筑出现,现已延及各类公共建筑,包括政府办公机构和许多城市规划项目之中。
邹德侬介绍,“欧陆风”大体分4种类型上演。一是模仿古典,以西洋古典建筑构图为蓝本,喜用三角形山花、穹顶、各种柱式及檐口等建筑部件,仿造西洋古典建筑样式。二是拼贴装饰,在普通建筑上拼贴西洋建筑的装饰细部,如檐口、线角、门窗套、宝瓶栏等,试图搭上欧美建筑的渊源。三是直接自我命名,自称“德国式”、“意大利式”或“美国西部小镇”,全然不顾内容实质。四是群体构图西洋化,在建设住宅小区或行政办公区时一味追求宏伟的西洋古典构图和景观,并加以豪华命名。
“拿来”异域建筑风貌本无可厚非,甚至是中外建筑文化交流的必要。邹德侬指出,问题在于,这些“欧陆风”缺乏模仿对象本书的美学特征,设计、施工、材料不得要领,最终大多沦为没有文化见地的廉价门面。
“欧陆风”沦为卡通屋
邹德侬说,欧陆国家、民族众多,地形和人文差异很大,其实没有统一的风格样式。欧洲从南部到北部,从东部到西部,广大地域上发展出了极为丰富多彩的地域性居住建筑和民用建筑形式。仅仅我们所说的“西班牙风情”,就有很多种分支。例如在温带少雨的西班牙地区,那里的小住宅往往有平缓的红色筒瓦、略显厚重的黄墙以及铁花装饰,而靠近多雨雪的地区,住宅的坡屋顶就变得很陡峭,墙面装饰也变成了木质。在欧洲,教堂林立,但是教堂的差异化大得可以出很多专著。
西洋古典建筑,包括其变体巴洛克系列,源自古希腊、古罗马,分支还有哥特式建筑、罗马内斯克式建筑等,都是延续至今的欧洲传统。“它们不应当笼统地戴上‘欧陆’的帽子,它们各有各的称呼。”
邹教授表示,中国“欧陆风”建筑很少能复制欧洲地域风情的精魂,不太理会它们那种精妙法度,只是追求形似,甚至任意编造设计、应付业主,造就了许多卡通式建筑和简易的店面。
外国的“中国风”也很搞笑
在美国好莱坞的星光大道上,有个外国人设计的“中国剧院”,作为中国建筑师,邹德侬看到它后哭笑不得,感到它完全和中国建筑无关,甚至怀疑是一个恶作剧。
在他看来,这座建筑从整体到细部,充满了随心所欲的堆砌,所采用的造型元素,一点中国的影子也找不到。入口处的那个陡窄穹顶,柱子上部青面獠牙的猪头,与檐部交接处插了些像是鸡翎似的装饰,“让人觉得十分奇怪”。墙头上,有中国几乎看不到的“方尖碑”造型,墙面上与入口相似的壁龛等,尽是些无厘头的堆砌。
“唯有类似龙形的浮雕和画像似的图案,急于告诉观众这些是中国的。”
在西班牙马德里的古老皇宫里,有一间“中国式”宫殿,除了墙面上装饰了几个好像是中国人物和几个意义不连贯的汉字外,一点也感觉不出它与中国有什么相干。巴黎凡尔赛宫里也有类似状况。
“不理解、不尊重”是主因
邹德侬认为,各国爱弄异国情调建筑,往往最终又都弄成了“四不像”,究其原因,一是不理解对方文化,“难作”;二是不尊重对方文化,“戏作”。
说到中国“欧陆风”的兴起,他认为有更具体的原因。首先是与“后现代”思潮的鼓励有关。上世纪70年代末进入我国的后现代思潮,认为西方现代建筑走到了生命尽头,那些不尚装饰的“方盒子”建筑在他们眼里变得枯燥无味,缺乏人性。开出的药方,就是回归西洋古典建筑,从其零部件里找灵感。
“欧陆风”之所以能在改革开放之初的中国落地,还有个原因是新中国虽然一度大力批判西方现代建筑理念,但却放过了西洋古典建筑。“方盒子”和中国传统的“大屋顶”一度深受厌恶,这给了西洋古典建筑大力传播的空间。
此外,西洋古典建筑“宏伟、壮观、权威”的特征,十分暗合中国某些公共建筑业主的想法。一些主管官员在国外见到某种样式,强加进建筑设计,也造成浮泛的欧陆式样。
邹德侬认为,任何“风情”都应是具体的,有根的,要学要模仿就要认真,“来不得半点糊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