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D 指的是 Mobile Internet Device (移动互联网设备,有时也可以和UMPC等同起来) ,在CES展上刚开始就已经有两家公司发布了他们的第一代MID,如上图,分别是 BenQ 和 Lenovo。也许你会认为看上去有点像 PSP 以及 iPhone?
联系到去年最热的产品之一,iPhone 或者 iPod Touch,在 iPhone 发布之时我们说道过它将是手机历史上的里程碑,其实不管 iPhone 还是 iPod Touch,它们对产业的影响不仅仅局限在一个领域。但我认为 MID 或者个人科技产品 (现今还是未来),催生的主要因素不是 iPhone 还是 iPod Touch,也不是 Wi-Fi等无线网络的成熟,也不是 Intel 等基础技术的支撑,而是其他,因为无论是 Apple,Intel ,个人科技产品生产商还是无线网络运营商,都是一条链上的。
再来看看去年其他比较热门的几个小东西,如下:
BUG labs 和 openmoko,模块化的硬件设备和开源的openmoko,都是 open 的硬件,而去年的创新关键词都是围绕着 open,Apple 愿意 open iPhone 只是一小步,和这个词关系最大的还是 Facebook 和 Google,Facebook F8 平台,Google Android 手机平台,Google OpenSocial。
在起催化作用的是 Web 2.0,几年前,谈“创新”基本都是和实体产品有关,但现在翻开任何一本杂志,或者打开任何一家大的网站,技术专栏的文章基本都是关于网络的,至少都是数字的,近一点说,这两年“创新”的亲戚是 Web 2.0。
就拿 iPhone 来做例子,有多少人认为它成功是因为它的工业设计(狭义上的),回到 MID,我们说道过 Sony Mylo,它也是一个 MID,“一个便携通讯终端,功能有即时通讯(Gtalk, Yahoo messenger,Skype等),浏览网页照片,播放音乐视频,收发电子邮件等”,我们将它和 iPhone 或者 iPod Touch 以及现在的 MID 比较,或许可以得到什么,也许你会觉得 iPhone 革命性的 UI 设计让两个划清时代,这种 icon 式的操作界面将成为一种标准,事实上 icon 也是 Web 2.0 美学元素的一个小标志。但我们来更幕后一些的东西,目前人们最称赞 iPhone 或者 iPod Touch 不是即时通讯,浏览网页照片,播放音乐视频,收发电子邮件之类,而是其他应用,比如Google Maps,以及一些Web 2.0 网站的服务。
说到 icon 式的操作界面,我们可以对比一下浏览器浏览网页以及RSS阅读,特别在移动终端的小块头,小屏幕上,如果用浏览器像坐在电脑前一样浏览大量网站,是一件非常难的事(就是 iPhone 上,浏览网页并不受人欢迎),而 icon 式的操作可以让你一步到位,RSS阅读方式也是类似,主动投递。
我记得以前 Steve Jobs 不认同移动设备上的视频播放,当时好像Bill Gates曾经说过他小孩喜欢在移动设备上看《海底总动员》(大意),但是后来的iPod 以及 iPhone ,iPod Touch 都纷纷视频,我想一个主要的原因是youtube(至少 iPhone 和 iPod Touch),当然 youtube 的web 2.0不是指将电影或者电视连续剧分割上传去上就可以了,我们这里说的web 2.0不是单指某一网站或者某一服务,而是一股自然的潮流,就好比 youtube 价值并不是你可以免费看视频,而是视频的内容。
我们说的 web 2.0 是指突破网络初级状态的界线而滋生的东西,脱离开一个终端的接收器模式,在乎的不是你能获取什么,而是怎样做的更好,让网络让硬件成为无形的东西,让我们感到满意的不再是qq的滴滴声,让我们兴奋的是网络应用的无限可能。我们在意的不再是“本地机”,而是个人身份识别。
一旦我们可以脱离开“本地机”的概念,那么 MID 以及其他便携移动终端一些与生俱来的特点就不再是缺点和阻碍,就如同我们只需要一个icon一样。而MID 和移动终端更是我们将要面对的广阔领域,我们被显示器禁锢在桌子旁已很久,而我们并不只是生活在电脑桌旁。
走下电脑的 Web 2.0 更进一层的意思,超越了”各种 2.0 Application 在 MID 以及其他便携移动终端应用”范畴,指这种创新的启发的思考,比如上面说的open,比如社会性网络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影响,以此产生的新的生产生活形态。